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中考语文 > 中考作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语文资源:中考满分作文应试秘笈——感悟篇


    心有灵犀一点通 ——感悟篇 [写作启示]
    才女解诗 桃红似锦,柳绿如烟的春季时节。 一日清晨,北宋翰林学士苏东坡正在一幢层楼飞甍,重檐琉丹的书楼里浏览古人词章,门官登阶而上,送来诗友佛印禅师的长歌一首,只见全篇单字双叠,共百余对,写得十分怪异: 野野鸟鸟啼啼时时有有思思 春春气气桃桃花花发发满满 枝枝莺莺雀雀相相呼呼岩岩 畔畔花花红红似似锦锦屏屏 堪堪看看……
    苏学士细细咏哦,反复琢磨,不解其意!嗟叹不已,弄得食不甘味,夜不安寝,才思慧敏的苏小妹见哥哥整日踱步沉吟,唉声叹气,甚感诧异,问过原委之后,取来佛印诗笺细览,苏小妹琢磨良久,俄而笑云:“此歌有何难解!”旋即举笺吟哦之: 野鸟啼,野鸟啼时时有思。 有思春气桃花发,春气桃花发满枝。 满枝莺雀相呼唤,莺雀相呼唤岩畔。 岩畔花红似锦屏,花红似锦屏堪看…… 东坡恍然大悟,抚掌大赞:“小妹破诗解谜胜洪炉点雪。若非裙钗,展试必高中头名状元,峨冠博带也!”
    [密码解读] 所谓感悟,是有所感触、有所领悟之意。具体说,“感”是对具体形象的捕捉和留存,是学生对材料的占有;“悟”是思维对事物精髓的提炼和升华,是学生对材料独到而深刻的见解。感悟是一种情与理的升华。我们一旦有了感悟力,就能在风光旖旎、山岳险峻的地方,看到山势的奇伟,触摸到流水的冷热,听到小鸟的啁啾,嗅到野花的芬芳,尝到山果的酸甜,同时能过滤、沉淀出人生的质地,透视出人生的哲理。 “感悟”包括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还包括对文学、艺术的感悟,甚至还包括对现代科学思想的感悟。对初中学生而言,最主要的还是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
    感悟型作文重在生活感悟,生发联想,写出新意。那么,如何张开感觉之网,在生活海洋深处打捞作文的珍珠呢?其实,只要解除种种心灵束缚,摆脱仅在字词句章上的“老牛拉磨”状态,思维的天空便会出现万道霞光。 一般学生总是过低地估计自己,以为自己是中、差生,写好文章是优等生的专利。其实灵气、文采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而是入微感觉从生活之树上摘下来的果实,是每个人独特的心灵感受在笔下绽开的花蕾。下面以“感悟大自然”为题进行构思说明:
    一、发散拓展。这是指打开思路,多角度观察和立意。“感悟大自然”的话题是相当宽泛的。给我们提供了思考的广阔空间。要善于运用发散思维,把整体形象多向分解,“化概念为物象”。要从话题的材料中生发灵感,去感受大自然的生命,与自己的心灵碰撞,撞击出思想的火花。例如,水有千变万化,山有奇崛险怪,树有万种风情,云有千姿百态。
    夜望星空,慨叹宇宙之广阔深邃,哪怕只写流星,也会想到“不要追求短暂的闪光,而要追求永恒的光辉”;静听虫鸣,惊叹世界奇妙多彩,感悟生命的无穷力量,哪怕只写蝉鸣,也会感悟“四年的黑暗劳作,才有短短一个月的吟唱”;走进森林,感知物种的丰富多样,感悟世界的多样性和人类应有的位置,哪怕只写小草,也会感叹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浮游大海,感受大海的宽阔胸怀,感悟“海纳百川,有客乃大”。雨中行,感受一份洒脱和生活的情趣,感悟生活不能死死板板,还有另外一种活法;山中游,感受未曾有过的坦荡和奔放,感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襟怀;啜一口溪水,感受小溪的清纯,感悟远离尘世的喧嚣,保持大自然的本真;攀一段山岩,感受大山的倔强,感悟“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气节,不失大自然的本色。大自然如此丰富多彩,有什么不可以摄入笔端,赋予灵性的呢?
    二、化大为小。细处看,滴水之光见太阳。“细处”可以是细微之物。贾平凹从一块丑陋的小石头上,看出了那种“不屈于误解、寂寞的生存的伟大”,揭示了我们在人才观的世俗偏见,于是他的《丑石》便有了个性化的感悟,有了非凡的影响。写好话题作文的第一点就是要善于“择其一点,不及其余”,这样才能在有限的篇幅内写出立意鲜明集中、内容具体充实的佳作。我们要善于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来写,要善于选择最具典型意义的景物来写,才能为写“悟”打下基础。
    三、强化意象。在写作构思中,作者头脑中所形成的生活图景和要表现的主观思想感情融合一致的形象化的思考过程,就是写作中的意象思维。在写作的过程中,要力求意象的和谐统一,当象与意达到契合状态时,作文构思就完成了关键的一步。 四、升华主旨。是指在议论、抒情中突出主旨或升华主题。对大自然的感悟,要由感而悟,不要有感无悟。对大自然的“悟”,首先要有一定的深度,作文的“意”才能有一定的内涵。
    古人云:“意高则文胜”,如果仅仅写出自然属性,没有把它和我们的现实生活和深刻体验联系起来,就只能写出现象而写不出神韵,作文就失去了灵性。其次,对大自然的“悟”还要集中,不能漫无边际,浮光掠影。一定要有较深的意蕴,给人一定的启迪。 王浴海先生对“感悟”有一段精辟的言论,特照引如下: “空山鸟语,础润月景,雨打窗棂,八面来风,一叶,一瓣,一颦,一笑,一丝,一线,一思忖,一闪念,都可入诗入画入文,关键在于有无自我的心意在里头,有无自我的个性在上面,有无自我活生生的思想在深层。” 如果我们能把这种充满生命智慧的独特感悟表现在我们的作文中,何愁写不出具有丰厚文化意蕴的美文佳作?
    [教你一招]
    如何提高自己的感悟能力 作文,首先应该是人生的一道最亮丽的风景,是人的一种心灵的需要。正是有这种心灵的需要,你才能从看似平凡的事件中发掘出蕴含着的深邃哲理,才能不断地把感受美升华为思想美。那么,如何提高自己的感悟能力呢? 首先要用心去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宇宙无限,物象万种,我们只有接触它,熟悉它,善于从平凡的事件中去寻觅真善美,去挖掘生活中的哲理和智慧,才能探其幽微,悟其秉性,写出意蕴。 其次要积极思考人生,善于联想和想像。要尽量想出点意思来,悟出点道理来,品出点情味来。让你的心灵得到释放,让你的个性得到张扬。
    第三要尽可能亲身感受生活,深入体验情感。要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觉器官去直接感受生活,激活灵感。并迅速捕捉住,把它演绎成有生命的事物。只有这样,作文才能产生扣人心弦的魅力。 第四要一语破的。“事——感——悟”是作文的三步冲程。没有触点——事或景,情感是无论如何也调动不起来的;没有了感情,也就少了悟性,悟不出事物所蕴含的社会意义。所以要升华议论,点明题旨,就必须在鲜明地描绘“触物”后,顺势抖出题旨。 热爱生活,坦然面对生活,及时捕捉自己生命世界里的灵光,你就能迅速使感受美升华为思想美。
    [中考链接] 1、考题展示 2004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作文 以“感悟美丽”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考题解析 这个话题内容很宽泛,可以谈自然美、艺术美,也可以谈美的人、美的事,只要与“美”有关即可。自然界中五彩缤纷的香花野草,生活中种种催人泪下的感动,情感上的种种细雨微澜,皆可入文。只要抓住情思中的触发点,尽可能发挥。或记叙美人美事,或描摹山川美景,或抒发内心美感,或评价美文珍品……重要的是写出自己独特的内心感受,著名雕塑大师罗丹说得好。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让我们用一双慧眼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吧!
    3、失误例文
    美丽的瞬间
    济南考生 一个小男孩捉住了一只美丽的蝴蝶,她挣扎着,但等来的只有绝望。孩子想将她的美丽定格。但她说什么都不愿意,在最后一刻,她把自己美丽的蝴蝶翅膀毁坏了。 烟花纵然美丽,但那毕竟很短促,在那一瞬间,你想弄明白看清楚并记住,关于烟花的一切。不过那是不可能的。在人生的长河里,瞬间的美丽太多太多了,要知道,朦胧的才是最美的,得不到的才是最值得回味的。 就像流星,当你不经意地发现它时,在它划过天空时,你由于过分惊喜而忘了做什么?你是否还记得它瞬间的美与真,你是否记得? 过眼的美丽,就犹如蝴蝶的美丽,当它在自然中悠然飞舞时,才是所谓的真正的“美”。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