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中考历史 > 综合辅导 >

行省制度的积极影响


    1.结束分裂割据和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奠定了长期统一的政治局面;2.促进各民族间的交流和边疆开发,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3.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4.加强中外交流和中西交通的发展;5.元朝的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行省制度的积极影响
    行省制
    行省制是13世纪以来中国的主要行政模式,起源于元朝,明清两朝得到发展,最终影响了现代中国的行政体制。
    蒙古族在大蒙古国时期,燕京、别失八里、阿母河三断事官及归降的金朝官吏、军阀等,也称为行尚书省或行省。不过,这些都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行省。忽必烈建元朝后,正式在朝廷设置中书省总领全国政务,时称“都省”。
    元朝在全国共设10个行省,即岭北、辽阳、河南江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省、江西、湖广。而山东、山西、河北和内蒙古等地则称为“腹里”,由中书省直辖。
    行省制作用
    1.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2.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元代的行省制度虽然与唐宋以来汉族社会日益强化的中央集权观念确实有很大的抵触,但它作为元代社会发展的产物,还是起到了它在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的目的,同时也对后世的政治制度尤其是地方行政区划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