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中考地理 > 综合辅导 >

2020年中考地理复习之中国的自然环境(2)


    
    2.气温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主要影响因素:纬度位置、冬季风。
    温度带(自南向北):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3.降水(空间上)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东多西少)
    (时间上)降水集中在夏秋两季,年际变化大(南多北少)
    干湿地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4.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大饮喝八缸)
    5.我国气候特征: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复杂多样
    气候类型:热带、亚热带及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高山气候
    夏季风盛行来自太平洋的东南风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风
    冬季盛行来自西伯利亚和蒙古的西北风
    夏季风的进退:推进迟缓,徘徊在南方——“南涝北旱”;推进迅速,在北方滞留时间长——“北涝南旱”
    6.我国的气候灾害:寒潮,梅雨(长江中下游地区,时间为 6 月初)沙尘暴,台风,洪涝
    干旱: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西北和华北地区最为严重
    7.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流经 11 个省,注入东海,全长 6300 千米,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丰富、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我国的第一大河。
    8.长江干流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长江洪水对中下游平原地区危害最为严重(“九曲回肠”——荆江河段),因此,防洪成为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而另一方面,由于其横贯东西,江阔水深,终年不冻,宜宾以下四季通航,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被称为“黄金水道”。
    9.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地点:湖北宜昌和江西湖口。水电:长江三峡工程和葛洲坝。
    10.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流经 9 个省区,注入渤海,全长 5464 千米,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11.黄河的综合治理:一方面在上、中游,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土流失,  减少泥沙下泄;另一方面在下游(地上河)修堤筑坝,加固黄河大堤。
    12.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地点:内蒙古河口和河南旧孟津水电:小浪底、龙羊峡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