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物理知识点之运动和力知识专题总结(2)
http://www.newdu.com 2025/09/18 12:09:03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5)速度公式应用: 求速度:v=s/t;求路程:s=vt;求时间:t=s/v (6)测量速度实验:测量路程s和时间t,用公式v=s/t算出速度。 (7)人步行的速度:1.4m/s;自行车的速度:5m/s。 3、机械运动分类 (1)按路线分: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按速度分: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 (2)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三、力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理解: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又是受力物体。力是不可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的。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3)力产生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4)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共线,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5)力的示意图:用线段的长短来表示力的大小,线段的起点或终点来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上箭头的方向来表示力的方向。 作力的示意图时,要对物体先进行受力分析,受力分析遵循一定的顺序:重力、弹力、摩擦力。 (6)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7)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8)力的测量: ①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弹簧测力计。 ②弹簧测力计: A.原理: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B.使用方法: “选”:了解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 “调”:将弹簧测力计按所需位置放好,指针是否指零,不在校正; “测”:弹簧测力计受力方向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 (7)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