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浙江宁波中考作文题目出炉,《自己决定》附作文深度解析点评
http://www.newdu.com 2025/09/17 09:09:43 三好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昨日,2020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 宁波中考作文题目是什么? 随小编一起看吧! ![]() 2020浙江杭州中考作文题 宁波作文题目 自己决定 任务一:大作文 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景—— “怎么办?”……“自己决定。” 请你以“自己决定”为题目写一篇文章,可讲述经历,可阐述观点,也可以进行文学创作。 要求:(1)自选文体(诗歌除外);(2)文章不少于500字;(3)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任务二:小作文 请你写一则100字左右的推荐语,向阅卷老师阐述你刚写的文章《自己决定》的一到两个亮点。 ![]() 作文深度解析 镇海蛟川书院教科所、该区骨干教师范冠男 “今年宁波中考语文试卷的写作部分依然力求通过情境性写作来打开学生思维表达的大门!” 今年命题组把“应用型写作”(惯称“小作文”)放在了“创意性写作”(惯称“大作文”)后面,并且二者在内容方面相互关联。这让学生有情境可代入,有支架可攀登,有导向可遵循! 写作部分统摄于大情境“参与‘表达与交流’写作实践活动”之下,在题目设置上大作文侧重于表达,小作文侧重于交流,上下呼应,考生目标明确。大小作文又统一于学生真实的生活实际: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境——“怎么办?”……“自己决定。”这样的情境具体而真实,能够帮助学生产生强烈的代入感,激发其参与“以‘自己决定’为题写一篇文章”的写作兴趣。 而小作文继续顺着这个情境请学生写一则100字左右的推荐语,“向阅卷老师阐述你刚写的文章《自己决定》的一到两个亮点”,既与大作文情境相统一,又提供了考生与阅卷老师穿越时空的对话通道,促成这次写作成为一种真正的交流沟通行为,可谓神来之笔。 本次写作任务为学生搭建了实用的写作支架也可圈可点。往年大作文对记叙文的要求一般表述为“可讲述经历”,今年则给出了具体的写作支架:从“要素、起因、经过、结果”提示学生“遇到了什么事、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作出了什么决定并有所收获”,小作文也提示学生“可以从选材、结构、语言、主题等角度思考”。 这些支架在写作的不同阶段为学生提供了框架、支撑、扶手、借力点,将一个复杂的写作任务分解出了达成路径。不仅如此,支架还在一定程度上指导了学生如何选择和运用素材、如何攻克写作过程中的难点。 当然,作文题也明确指出,这些指导为“参考”、“提示”,既起到了从目标和方法上引导学生写作的作用,又尽力启发学生打开写作思维,鼓励个性化表达。 本次大小作文给教师以后的写作教学提供的导向价值也很明晰。 首先,写作命题要生活化、情境化,在契合学生生活实际的同时,培养学生当下学习成长和将来生存、发展需要的真实写作能力。 其次,写作教学的指导路径要清晰,包括写作目标、写作方法、思考路径,让学生有路可走,真正帮助学生用语言有序地把思维表达出来。 最后,要切实把学生评价纳入作文评价体系中。本次作文部分命题最大的创意在于,不仅从形式和内容方面勾连起了大小作文,更在小作文部分引导学生评价自己的大作文,体现了《课程标准》“重视作文修改的评价”,也是宁波市首次将学生自评明确纳入作文评价体系。 解读总结 备战2020中高考 纵观2020年的上海的中考作文题以及浙江省11地9组中考作文,总结分析如下: 01 选材观照年龄群体,让学生有话说有选择会思考,形式注重创新和情境运用 选材新颖别致,趣味浓厚,贴近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突出选择(比如,给多种情境、多种任务、多文体让学生自由选择)。强调应用(考察书信体、演讲稿;指定记叙文写作技巧让学生应用等);注重考察高阶思维(创新能力、问题求解能力、决策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等)。 02 淡化疫情防止套作,却又隐隐联系体现社会真情 命题有意淡化了疫情背景,远离时政热点,防止学生宿构、套作。 03 映射出命题共通规律,有的放矢指导中高考写作备考 给其它各省中招作文备考的有益启发是:记叙文写作被弱化,应用文体被放大,鼓励学生写议论文,中招作文会尽可能淡化疫情背景。 给全国卷高考作文备考的有益启发是:高考作文命题同样贴生活,会突出多元选择,让学生有话可说。相比于浙江中考作文,会更重情境、更重应用,更加注重对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考察。 来源: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