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中考物理 > 综合辅导 >

中考物理知识点分章总结--第十六章电压电阻


    一、电压
    1.电压(U):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压U的单位:国际单位是伏特(V);常用单位有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1kV=1000V,1V==1000mV,1mV=1000μV。
    3.测量电压的仪表是:电压表,它的使用规则是: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②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4.实验室中常用的电压表有两个量程:①0~3V,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1V;②0~15V,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5V。
    5.应该熟记的常见电压值:
    
    6.串、并联电路中电压规律:
    (1)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串联导体两端的电压之和,即U=U1+U2+···+Un;
    (2)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表达式:U=U1=U2=···=Un;
    二、电阻和变阻器
    1.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导体如果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那么电阻就越大,而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越小。
    2.电阻(R)的单位:国际单位欧姆(Ω);常用的单位有兆欧(MΩ)、千欧(KΩ)。
    1MΩ=1000KΩ,1KΩ=1000Ω。
    3.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1)在材料相同时,长度越长,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2)一般来说,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金属导体;也有少数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石墨类导体;
    (3)电阻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4.变阻器:能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大小的元件。常见的变阻器可分为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
    5.滑动变阻器:
    (1)构造:由线圈、瓷管、滑片、金属棒四部分组成。
    (2)原理: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3)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4)铭牌:如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2A”表示的意义是最大阻值是5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A。
    (5)正确使用:①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②接线要“一上一下”;③通电前应把阻值调至最大的地方。
    6.电阻箱:是能够表示出电阻值的变阻器。
    (1)原理:通过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2)优点:能够直接读出连入电路的电阻值;
    缺点:不能连续地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值。
    (3)读数方法:旋盘下面的“△”所对应的示数乘以相应的倍数之和。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