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考物理:物理常量及知识点应用(一)(2)
http://www.newdu.com 2025/09/21 05:09:16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7.长度单位换算 1m=10dm=102cm=103mm=106um=109nm 1km=103m1m=10dm1dm=10cm1cm=10mm1mm=103um1um=103nm 8.面积单位换算:1m2=102dm=104cm 9.体积单位换算:1m3=103dm3=106cm3 10.容积单位换算:1L=103mL1L=1dm=10-3m3 1mL=1cm=10-6m3 11.质量单位换算:1kg=103g=106mg 1g=103mg1t=103kg 12.密度单位换算:1g/cm3=1×103Kg/m3 13.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14.一标准大气压:P0=1.01×105Pa=760mmHg(毫米水银柱) 概念、规律和理论 1.记住六种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还是放热。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2.记住六个物理规律: (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2)光的反射定律 (3)光的折射规律 (4)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 (5)欧姆定律 (6)焦耳定律。 记住两个原理: (1)阿基米德原理 (2)杠杆平衡原理 3.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不随形状、地理位置、状态和温度的改变而改变;而重力会随位置而变化。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m,v无关,但会随状态、温度而改变。 惯性是物体的属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受力与否、运动与否、运动快慢都无关。 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只与物质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和温度无关。 电阻是导体的属性:与物质种类、长短、粗细、温度有关,与电流、电压无关。 4.科学探究有7个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5.物理方法是在研究物理现象得出规律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主要有类比法、等效替代法、假设法、控制变量法、建立理想模型法、转换法等。 如控制变量法:在研究问题时,只让其中一个因素(即变量)变化,而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如探究I与U、R的关系、探究蒸发与什么因素有关)。 等效替代法(如求合力、求总电阻)。 模型法(如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磁感线,光线)。 类比法(如电流与水流、电压与水压)。 转换法(电流表的原理,用温度计测温度,小磁场检验磁场)。 6.电学实验中应注意的几点: ①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处于断开状态. ②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处于最大阻值状态,接法要“一上一下”. ③电压表应并联在被测电阻两端,电流表应串联在电路中. ④电流表和电压表接在电路中必须使电流从正接线柱进入,从负接线柱流出。 7.声音传播介质:除真空外的一切固、液、气体. 8.增大压强的方法: ①磨刀不误砍柴工(刀口常磨得很薄) ②医生注射用的针尖做得很尖 ③铁钉越尖越容易敲进木块 ④图钉都做得帽园尖细 ⑤啄木鸟的嘴很尖 ⑥滑冰的冰鞋要装冰刀。 减小压强的方法: ①骆驼的脚掌比马要大几倍 ②拖拉加(坦克)要加履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