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中考语文 > 基础知识与运用 >

2020初中语文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中考网整理了关于2020初中语文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增、删、调、留、扩、缩、直、意、替、选”是考试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在具体运用时不是孤立的,而常常是几种方法结合在一起的,要根据表达需要灵活运用。
    一增
    就是增补,在翻译时增补文言文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1.增补原文省略的主语、谓语或宾语
    例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译句:“(桃源中人)一见渔人,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例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三”后省略了谓语“鼓”,翻译时要补上。
    例3:“君与俱来。”“与”后省略了宾语“之”。
    2.增补能使语义明了的关联词
    例:“不治将益深”是一个假设句,译句:“(如果)不治疗就会更加深入”。
    二删
    就是删除,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和凑足音节的助词等虚词,因在现代汉语中是没有词能代替,故翻译时无须译出,可删去。
    例1:“夫战,勇气也。”译句:“战斗,靠的是勇气”。“夫”为发语词,删去不译。
    例2:“孔子云:何陋之有?”译句:“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删去不译。
    例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译句:“从师学习的风尚已经很久不存在了。”“也”为句中语气助词,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在翻译时,完全可以去掉。
    初中语文文言文翻译的10大方法,不愁不会翻译古文了
    三调
    就是调整,在翻译文言文倒装句时,应把古汉语倒装句式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才能使译句通顺。这就需要调整语句语序,大体有三种情况:
    1.前置谓语后移
    例:“甚矣!汝之不惠。”可调成“汝之不惠甚矣”。
    2.后置定语前移
    例:“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可调成“能面刺寡人之过群臣吏民”。
    3.前置宾语后移
    例:“何以战?”可调成“以何战”。
    4.介宾短语前移。
    例:“还自扬州。”可调成“自扬州还”。
    四留
    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人名、官职、地名等,在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例:“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译句:“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到巴陵郡做太守。”“庆历四年”为年号,“巴陵郡”是地名,可直接保留。
    初中语文文言文翻译的10大方法,不愁不会翻译古文了
    五扩
    就是扩展。
    1.单音节词扩为同义的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
    例:“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译句:“变更你的差役,恢复你的赋税,那么怎么样呢?”“役”、“赋”扩展为双音节词。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