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初中语文病句修改答题指导(2)
http://www.newdu.com 2025/09/11 03:09:49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示例3: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是目前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解析:“目前”和“当务之急”重复,删去“目前”。 四、句式杂糅 1.句式杂糅 例:你学习不好的原因,是因为你不努力。 解析:原因后面引起的就是对于发生事情的具体解释,不需要再加是因为。“原因.....是因为”的搭配就属于句式杂糅。 2.语句杂糅 例:上海文艺出版社会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旅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作者之手。 解析:作者是加拿大华裔,而不是去掉句末的“作者之手”。 五、表意不明 所谓表意不明,是指句子表达的意思不够清楚、不明了,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解。 1. 指代不明 示例: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 解析:句中的“这种主张”到底是接受,还是反对,交代不清。 2. 句子歧义 示例: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 解析:究竟是妹妹很着急呢,还是爸爸妈妈心里很着急呢,很是妈妈心里着急呢?可以再“爸爸”和“妈妈”中间加逗号,也可以在“爸爸”前面加逗号。 六、不合逻辑 1.自相矛盾 示例:他是众多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解析: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者中的一个呢?应改为:很多人死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 示例2:窗外的暴风雨突然渐渐地停下来。 解析:“突然”和“渐渐”矛盾。 示例3:据统计,地球上的森林每天大约有2000万公顷左右被砍伐或毁坏。 解析:“大约”和“左右”自相矛盾,删去其中一个。 2.范围不清 示例1: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和各项人才。 解析:“各项人才”包括科学家,不宜并列,应说“各项科学专家和其他人才”。 示例2:玉树大地震发生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心系灾区,不仅亲临现场指导救灾工作,还派人给灾区群众送来了各种各样的救援物资和食品。 解析:“救援物资”就包括“食品”。 3. 主客颠倒 示例1: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 解析:主体是人,客体是物即作品,正确的逻辑顺序应该是人对物不陌生,所以例句应改为“中国青年对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不陌生”或“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中国青年来说是不陌生的 ”。 示例2:人的健康对于睡眠,就像呼吸和心跳一样重要。 解析:“人的健康对于睡眠”改为“睡眠对于人的健康”。 4. 双重否定 示例:司机师傅要控制车速 ,以防止追尾事故不要再次发生。 解析:“防止”的应该是“再次发生”,所以应该去掉“不要”。 5. 两面对一面 示例:是否努力学习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解析:这里是前后不照应,前面是双方面,后面是单方面,应该在“取得”前面加上“能否”或去掉“是否”。 病句修改技巧小结 一、病句修改方法 (1)增——残缺的成分要增补上 (2)删——重复多余的词语要删除 (3)调——语序不当的要调整 (4)换——搭配不当的词语要更换 二、病句辨析技巧 从病句类型入手辨析病句,这是病句专题复习的惯用方法。然而,有些小技巧也不容忽视,它们在病句辨析时,也常常收到了好的效果。下面试举几例略作说明。 1、看到介词不放过 介词使用不当,极易造成成分残缺、表意不明或不当。例如: ① 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了一丝笑容。 解析:此例滥用介词“经过”,致使整个句子残缺主语。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2020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之自读法
- 下一篇:2020初中语文6大超强基知记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