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中考物理 > 综合辅导 >

初中物理知识大全 归纳总结


    初中物理的知识点比较多,学生们一定要掌握扎实,小编整理了物理重要的知识点。
    初中物理知识大全
    机械运动
    1.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测量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1)使用前先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2)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
    (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3.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4.减小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5.误差与错误的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而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6.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声现象
    9. 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10.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1.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15℃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12.声音的三个特性是:音调、响度、音色。(音调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13.控制噪声的途径: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14.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 dB;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
    15.声的利用:
    (1)传递信息:例如声呐、听诊器、B超、回声定位。
    (2)传递能量:例如超声波清洗钟表、超声波碎石。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
    6、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7、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 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 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若同时具备,则力做了功。
    2、功的定义:在物理学中,把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和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
    3、功的公式:W=Fs,W表示功,对应的单位是焦耳(J);F表示力,对应的单位是牛(N);s表示距离,对应的单位是米(m)。
    4、功的单位:主单位:焦耳(J),1J= 1N•1m常用单位:千瓦时(kwh);1kwh=3.6x10J。
    5、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以上是小编整理的物理知识点,希望能帮到你。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