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电学知识点有哪些
http://www.newdu.com 2025/09/14 06:09:44 初三网 admin 参加讨论
初三物理的知识点很多,一定要把基础知识牢记,小编整理了一些电学的知识点。 ![]() 电路 1、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 2、电流的方向:在电源的外部,电流从电源正极经用电器流向负极。 3、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4、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5、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①有电源;②电路闭合 6、导体: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 碱 盐溶液 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 7、绝缘体: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不易导电的原因: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8、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 电荷 电荷也叫电,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1)电荷只有正、负两种。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相同的电荷叫正电荷;而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相同的电荷叫负电荷。 (2)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3)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4)电荷的多少称为电量。 (5)验电器: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是依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工作的。 电阻 1、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导体如果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那么电阻就越大,而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越小) 2、电阻(R)的单位:国际单位:欧姆(Ω);常用的单位有:兆欧(MΩ)、千欧(KΩ)。 1兆欧=103千欧;1千欧=103欧。 3、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电阻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4、变阻器:(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 (1)滑动变阻器: ①原理: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②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③铭牌:如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2A”表示的意义是:最大阻值是5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A。 ④正确使用:A、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B、接线要“一上一下”;C、通电前应把阻值调至最大的地方。 (2)电阻箱:是能够表示出电阻值的变阻器。 以上是小编整理的物理的知识点,希望能帮到你。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 下一篇:物理初二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