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中考化学 > 知识点总结 > 溶解度 >

2022年中考化学知识点: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以及溶解度曲线


    中考网整理了关于2022年中考化学知识点: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以及溶解度曲线,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以及溶解度曲线
    1.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溶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解里的溶解度。
    2.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1)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
    (2)温度
    3.溶解度曲线
    (1)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①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②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个点表示溶质在某一温度下的溶解度。此时,溶液必定是饱和溶液。
    ③两条曲线的交叉点表示两种物质在该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在该温度下,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④在溶解度曲线的下方的点,表示该温度下的溶液是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⑤在溶解度曲线上方的点,表示该温度下的溶液是该物质的过饱和溶液,也就是说,在溶液中存在未溶解的溶质。
    (2)溶解度曲线变化的规律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一般表现在曲线“坡度”比较“陡”,如硝酸钾;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表现在曲线的“坡度”比较“平缓”,如氯化钠;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表现在曲线的“坡度”下降,如熟石灰。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