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中语文关于记叙文
http://www.newdu.com 2025/09/06 02:09:08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8096091',
container: s,
size: '580,90',
display: 'inlay-fix'
});
})();
记叙文 1、常见叙事线索 01、人物线索: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者事迹 02、物品线索:某一有特殊意义的物品。 03、感情线索: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 04、事件线索:中心事件 5、时间线索 6、地点变换线索 找线索:①文章的标题;②各段反复出现的事物;③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④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⑤某一人物的见闻感受。 作用:文章内容井然有序地组合在一起,人物的思想性格,事情的来龙去脉。 2、记叙顺序 01.顺叙: 即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写(时间先后)。 作用:使文章脉络清楚,有头有尾,给人鲜明的印象。 02.倒叙: 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然后再按顺序进行叙述。 作用: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引人入胜。 03.插叙: 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情节的叙述,插入有关的情节或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比如:回忆往事) 作用:补充、衬托出文章的中心内容(人物或事件),丰富了情节,深化了主题。 3、人物的描写方法 01、肖像(外貌)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02、语言(对话)描写 03、行动(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04、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 4、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如天气、季节、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的××命运、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或者人物活动的场景和周围(室内)的布局、陈设):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渲染××环境气氛。 5、记叙文的词语或句子的含义辨析 01.结合特定语境(即具体的句、段、篇、上下文),分析词语的含义。 02.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明了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一词多义等。 03.注意语气或语调。 04.着眼于词句之间的搭配。 05、着眼于词义范围的大小、轻重程度。 06.注意言外之意(如:挖掘比喻句中的本体或者事物的象征意义,用平实的语言表达)。 6、记叙文开头句子的作用 01、开篇点××题;02、总领全文;03、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04、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05、为下文××埋下伏笔。 7、记叙文中间句子的作用 01、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02、段末起总结作用;(总结上文;引出下文);03、为下文××埋下伏笔;04、为下文××情节作铺垫;05、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8、记叙文结尾句子的作用 01、篇末点××题;02、总结全文,深化××中心;03、首尾呼应;04、点明××中心,升华主题;05、令人深思,给人启示,让人觉得回味无穷;06、点题;07、前后照应;08、首尾呼应。 9、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01、渲染××气氛;02、烘托人物××性格(感情);03、点明××中心(揭示主旨);04、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10、归纳记叙文的中心意思 01、找文章标题;语段中开头结尾处的抒情议论性句子。 02、把文章主要段落的大意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概括,然后指出作者借以表达的思想、感情、态度等。(特别是抒情散文中) 03、还可从时代背景入手分析。 04、从作者对人物或事物的态度判断。 11、概括段意 (1)摘句法:在文中找出中心句作为段意(有时要中心句进行适当的删改)。 (2)概括法: 例1:(记叙的段落)记叙了+××人(组织或单位)+××时××地+何种情况下+做××+结果。(注意原文强调的是什么) 例如2:(描写的段落)描写了+××景物+××特征。 例如3:(议论文)运用××论证方法(或论据)+从××角度(方面)+论证了××观点。 例如4:(抒情的段落)抒发了怎么样的感情。(3)合并法:有些文段有两个以上的主要内容,就要把表达这些内容的短语合组合成句。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2022年初中语文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
- 下一篇:2022年初中语文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