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备考经验 > 家长必读 >

2023年中考家长:没有差家长只有懒家长

');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8096091', container: s, size: '580,90', display: 'inlay-fix' }); })();
    
    中考网整理了关于2023年中考家长:没有差家长只有懒家长,希望对考生及考生家长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中考只有一次,没有后悔药可吃。为了能够挤进心仪的学校,既要亮实力“肌肉”,更加讲高超“兵法”,其中的滋味只有经历过方知酸甜苦辣。预知详情,听我一一道来:没有差家长只有懒家长!
    1、每位家长要有记录本。
    记录本的内容包括孩子考试成绩,至少有月考、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的成绩。阶段性地关注某一个或两个学科的单元考、周考、晨考和作业的成绩。
    2、明确阶段性教育目标。
    包括学习成绩(班级排名、年级排名),生活习惯和亲子沟通目标。
    3、记录沟通情况。
    沟通对象主要包括孩子、老师和其他了解教育的人士。
    4、家长要了解孩子所在学校的学生分数段和升学比例。
    了解的途径是班主任、学校领导、学生家长和校外老师。
    5、家长和老师沟通的要点。
    表扬孩子一个优点,寻找一个解决办法。每次沟通以5分钟为宜,内容不易过多,忌祥林嫂式地描述。
    6、家长在帮助孩子学习前要做的功课是保证顺畅的亲子沟通。
    学习细节包括帮助背单词、课文,让孩子复述课堂内容(讲一个知识点或一道题),帮助孩子抄错题(最好整理在电脑中,可调整顺序、随意选择性打印)。
    7、解决生活中的干扰。
    家庭生活秩序变动要提前跟孩子沟通;电视(电脑)时间:中学生每周末不多于三小时,不建议用电脑查作业答案和阅读写作素材;手机时间:中学生每天不多于十五分钟,如果学生不能自主管理,其他时间手机要放在客厅;零花钱(与家庭财富无关):初中生每周5-20元或每月20-100元。
    8、每个家庭要有一位家长主要负责孩子学习指导,其他成员配合,切忌在孩子面前教育意见不统一。
    9、家长有些价值观严重干扰孩子的学习,合适的观念是:把孩子送到任何地方学习,都要相信学校、相信老师,避免家长的评价影响孩子对教师和教学的信任。
    10、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要有标准,生活有原则,多花时间了解孩子,相信孩子。
    11、挤时间关注孩子学习。
    12、陪着孩子多读一本书。
    13、不可忽视的初三一年。
    身心的成长也是中考的重要部分,大量的作业会占用孩子很多的睡眠时间,孩子挑灯夜战时,别忘了给孩子送上一杯热水,给予一些关怀。特别提醒——成长脚印一定要复印,初三上月考、期中、期末分数条一定要留下。
    14、不得不说的一模考试。
    一模历来作为中考的前奏被各高中所看中,也能正常反映同学的实力,一模难度大是历年的特点,无需过度紧张,或许你弄不到校排名,不用纠结,平时校排名、班排名具有参考性,一模后的一段时间,学校或会有所动作,其实就是告之你的实力。
    15、中考临门一脚有讲究。
    中考前个别学校会放假,也有个别学校会在校外“一对一”,临门一脚是否有必要,还是结合自身情况,多数学校还是要求跟堂随师,体系完整,学校的临门一脚针对性更强。
    16、填志愿的时候,多留几条后路。
    填志愿,选择重点、普通各层次学校,你尽可能地多选几家,不可盲目仅盯着几个“高大上”,万一失手,你还有回旋的余地。
    那么中考家长感到疲惫的到底是为什么?又有怎么方法不让家长那么疲惫呢?
    为什么如此多的家长会如此疲惫呢,不外乎以下几点:
    “四个过多,一个过高”
    (1)满足过多;
    进入初三了,很多家长只要孩子成绩好,其它的想方设法地满足;
    (2)照顾过多;
    有些家长过分关心孩子的学习,不光周末陪孩子培优,有的还每天回家以后陪读书、陪背书。
    (3)包办过多;
    只要孩子一心学习,其余事情都来由家长包办。
    (4)禁止过多;
    孩子初三了,除了学习,很多兴趣和爱好都是被禁止的。有些家长还信奉“棍棒出孝子”,孩子成绩差了要打,上网要打,早恋要打,自己心情不好也要打。孰不知,孩子是越打越叛逆。
    (5)期望过高。
    很多家长动不动就对孩子这样说,我当年如何如何,哪像你现在……别的同学如何如何。这样说的动机当然不坏,无非是想激励孩子向自己看齐,把学习搞上去。但这种说法本身就有问题。有些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成绩不尽如意,也不分青红皂白,宁愿自己省吃俭用,给子女请“家庭教师”,进行补课辅导,有些是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或者说是某段时间,某门课程上收到一定的效果,但整体进步不大,而且有些学生还会产生依赖思想,放弃最主要的课堂45分钟,得不偿失。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