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8096091',
container: s,
size: '580,90',
display: 'inlay-fix'
});
})();
1. 主动语态可以传达简洁有力的效果,而被动语态表达的效果往往拖沓累赘
 (fromThe Elements of Style) 从以上描述我们得知,主动语态的表达效果是“直接有力”,而被动语态则表现得没那么直白、不够简洁。而直接简洁又是英文地道写作的一个标准。大家可以多读几遍例句来体会一下效果。 2. 讨论的对象适合作主语,语态的选择随主语而定
 (fromThe Elements of Style) 这里的两个例句分别为被动和主动,都是OK的。原因是第一句所在的段落讨论的对象是the dramatists of the Restoration,作为从属于该段落的句子,主语最好不要轻易变动,后面自然跟的是被动(当今几乎得不到敬重);而第二句所在段落讨论的是当代读者的偏好,同理,主语自然是readers比较好。也就是说,我们在写作时,要遵循段落的主旨,把重要的讨论对象作为主语,然后主动、被动形式就随之而确定了。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些例子去更好地感知主动优越于被动的效果。
 (fromThe Elements of Style) 从以上的四组例句中,明显我们能感知左边的比较累赘,却是我们经常写的,而右边的例句则是非常的简洁有力。同时,我们必须意识到,达到写出“简洁有力的句子”这个境界,我们需要去有效积累动词及学习他们的用法,毕竟动词才是一个句子的灵魂。 再来看另一位作者的态度。
 (fromOn Writing Well) 同理,On Writing Well的作者也有同样的见解:在“实在无法舒适地写出主动语态的句子”情况下我们才会考虑用被动语态。否则,充斥着被动语态的段落会消耗读者的精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