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前必背28重点题
http://www.newdu.com 2025/01/07 05:01:27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前必背重点题 1.简述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答: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尖锐。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在社会结构上,形成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2.近代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关系及其影响。 答:(1)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前一对矛盾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这两对矛盾的运动贯穿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决定着中国社会发展变化 (2) 两对主要矛盾之间的关系,一是当外国列强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时,为避免亡国灭种的危险,阶级矛盾降到次要地位,民族矛盾上升到主要地位。二是当外国侵略者同中国封建政权相勾结,共同镇压中国革命,尤其是封建地主阶级对人民的压迫特别残酷时,中国人民往往用战争的形式反对封建政权,这时阶级矛盾就上升为主要矛盾。 (3)影响: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就是在这些主要矛盾机器激化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国人民近百年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就是为了解决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推动中国社会前进。 3.简述维新派与守旧派论战的主题。 答:一是要不要变法 二是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三是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学堂 4.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 答:(1)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始终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2)两大历史任务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其区别在于,前者是要从根推翻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着重解决生产关系问题;后者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落后的地位和状况,是要充分发展近代民族工商业,着重解决生产力问题。其联系在于,只有完成第一大任务,才能为第二大任务的完成创造条件。一方面,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只有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废除列强同中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才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改变买办的和封建的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开辟走向现代化的道路。另一方面,争取民族解放的最终目的是使中国走向现代化,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5.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历史作用以及失败的原因、教训? 答:性质:洋务运动是在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兴起的。当时,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交织在一起,内忧外患一起袭来,面对统治危机,地主阶级统治集团内部的洋务派进行了一系列“自救”活动。 历史作用/意义: (1)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 (3)传播了新知识,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4)引起了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变化。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教训: (1)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在维护封建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条件下学习西方发展一些近代企业,目的是要维持行将毁灭的清朝封建统治。然而新的生产力与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是不能相容的,洋务派只注重西法练兵和办企业,而不去改变落后的政治制度,只是在封建制度的母体上,嫁接西方近代生产技术的枝丫,其结果只可能是“无可奈何花落去”。 (2)洋务运动对西方列强具有依赖性。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进程日益发展的情况下,洋务派官员越是积极引进西方的“船坚炮利”,也就越加深了对西方列强的依赖性。西方列强表面上积极扶持洋务派,实际上是要以此为手段,巩固并扩大其在华特权,达到控制和操纵清廷的目的。洋务派仰仗西方列强来达到“求强”、“求富”的目的,无异与虎谋皮。 (3)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洋务派所办的新式企业在管理方面仍采取封建衙门式的管理方法,使洋务企业缺乏应有的生机和活力。洋务派兴办的军事工业完全由官方控制,经营不讲效益,造出的武器不少质量优劣。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的管理,也是清政府“专派人员,用人理财悉听调度”,商人没有发言权。企业内部官僚化、贪污中饱、挥霍浪费等现象十分严重。此外,清朝统治集团中的顽固势力又多方阻挠,“一闻修建铁路、电报,痛心疾首,群起阻难”。 中日甲午战争中,洋务派经营多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6.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以及失败的原因、教训? 答: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2)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3)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4)戊戌维新运动在改革社会风气方面也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当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十分弱小,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基础相对狭窄,远不是封建势力的对手。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维新派虽然广泛地进行了变法维新的舆论动员,但所争取到的有利支持者甚少,只有不掌握实权的皇帝和少数帝党官僚。维新派既无严密的组织,又不掌握军队,也没有发动群众的支持,把希望完全寄托在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其结果只能是失败。 维新派的弱点和局限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2)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3)脱离人民群众。 戊戌维新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显示了民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的政治朝气,表达了这一新兴阶级的政治追求。戊戌维新这一悲剧性的失败而告终,不仅暴露出这个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进行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是行不通的。要想实现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采用革命的手段。“戊戌六君子”血的教训促使一部分人放弃改良的主张,开始走上革命的道路。 7.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及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答:意义:太平天国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第一,它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第二,它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了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 第三,太平天国对孔子及儒家经典予以严厉批判,在定程度上削弱了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第四,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第五,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 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1) 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这是根本原因 (2) 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3) 缺乏对外国资本主义列强的理性认识 太平天国起义的发生和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力量,但他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 8.如何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历史局限性? 答: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一个里程碑,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1)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在中国的统治。 (2) 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 (3) 辛亥革命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4) 辛亥革命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风气的改变和人们的精神解放。 (5) 辛亥革命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历史局限性: (1)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革命纲领。 (2)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民众,特别是农民群众。 (3)没有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和发挥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作用。 9.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主题、焦点以及革命派在这一问题上的主张。 答:主题:第一,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 第二,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第三,要不要社会革命。 焦点: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这是论战的焦点。 主张:(1)革命派控诉清政府卖国媚外的罪行,强调救国必先推翻清王朝;认为革命不免流血,但可“救世救人”,是治疗社会的捷径;革命就是为了建设,破坏与建设是革命的两个方面。(2)革命派还反驳了改良派提出的革命会招致天下大乱和帝国主义干涉之谬论。 10.试述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和历史意义。 答:(1)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把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2)五四运动广泛的动员和组织了群众,是一场真正的群众性的革命运动。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工人阶级第一次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在运动后期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和干部上的准备。 (4)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以后,无产阶级逐渐代替资产阶级成为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领导者。 11.为什么说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一次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历史意义) 答: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是一场由民主主义知识分子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的思想启蒙运动。 (1) 它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同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沉重打击了封建专制主义。 (2) 它大力宣传了民主和科学。启发了人们的理智和民主主义觉悟,将人们从封建专制所造成的蒙昧中解放出来,开启了思想解放的潮流。 (3) 它为中国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准备了适宜的土壤,为以五四运动为开端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了思想文化上的条件。 1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答: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它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光明与希望,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 第一,它标志着中国革命终于有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它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可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使中国工人阶级有了自己的司令部。 第二,中国革命从此有了一个科学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观察和分析中国的问题,为中国人民指明斗争的目标、革命的前途和走向胜利的道路。 第三,沟通了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联系,把中华民族的解放运动同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相联结并成为其中一部分,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前途。 总之,正如毛泽东指出,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13.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北伐战争得以胜利进军的原因在于: (1)国共合作的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特别是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北伐胜利的重要原因。 (2)北伐军得到广大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北伐战争是在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口号下进行的正义的革命战争,结束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实现国家独立和统一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3)北伐战争得到苏联政府的多方面援助,特别是派出的军事顾问帮助北伐军制定了正确的军事战略战术。 14.试述八七会议的内容和意义。 答:内容: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方针,并选出了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毛泽东在发言中着重阐述了农民问题和武装斗争对于中国革命的极端重要性。他既充分肯定开展农民运动的必要性;又特别强调军事运动必须同民众运动结合起来,强调党“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意义:八七会议给正处在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出路。这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一个历史转折点。 15.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集中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其意义) 答:(1)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 (2)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领导,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 (3)遵义会议的召开证明,作为一个严肃的、对人民负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从来都是正视自己的错误,并注意从自己所犯的错误中学习并汲取教训。中国共产党是具有自我净化和自我发展的能力的,党正是通过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不断地把党及所领导的革命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 16.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特点是什么? 答: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特点在于:第一,它放弃了“左派国民党”运动的旗号,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第二,它不仅是军队的行动,而且有数量众多的工农武装参加。 17.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和地位。 答: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是:第一,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实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而前赴后继的革命精神。第二,它成为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伟大开端。第三,它揭开了土地革命战争的序幕。 18.简述抗日战争时期延安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答:(1)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其中,反对主观主义是整风运动最主要的任务。 (2)整风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在全党范围确立起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19.中国工农红军铸就的长征精神内涵及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答:长征精神:(1)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 (2)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和不怕牺牲的精神; (3)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 (4)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 (5)紧密依靠人民群众,艰苦奋斗的精神。 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 第一,它粉碎了国民党“围剿”红军、消灭革命力量的企图,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第二, 通过长征,把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了西北,这为迎接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新高潮准备了条件。长征结束后,共产党倡导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开始了。 第三, 长征保存并锤炼了中国革命的骨干力量,这是党和红军极为宝贵的精华。 第四, 长征播撒了革命的火种。 第五, 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总之,红军长征的胜利,开辟了中国革命继往开来的光明道路,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前进的重要基础。 20.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是什么? 答:意义: (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迫使日本归还甲午战争以后从中国窃取的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神圣领土,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彻底洗刷了近代以来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从此,再也没有侵略者可以在中国的土地上横行肆虐。 (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原因: (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 (2)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 (3)全民族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法宝。 (4)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国际条件。 2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怎样的重大贡献? 答:(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2)中国人民的持久抗战,不仅遏制了日本的“北进”计划,迟滞了日本的“南进”步伐,而且大大减轻了其他战场的压力,制约和打乱了日本法西斯和德意法西斯战略配合的企图,在战略上策应和支持了盟国作战,配合了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战略行动,为盟国军队完成战略转折和实施战略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3)中国作为亚洲太平洋地区盟军对日作战的重要后方基地,还为盟国提供了大量战略物资和军事情报。 总之,中国是全世界参加反法西斯战争的五个大国之一,是在亚洲大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主要国家。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为了自己的解放,为了帮助各同盟国,为了战胜法西斯、维护上世界的和平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22.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是什么? 答:毛泽东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提出,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就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总路线。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第一,没收官僚资本的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第二,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实行"耕者有其田",发展各种具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合作社经济;第三,保护民族工商业。 2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答:中国革命的胜利,首先是由于有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其次,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残酷压迫,中国人民走上了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斗争的伟大时代。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群众是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在他们中间,涌现出了无数无畏的英雄和不屈的战士。随着斗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也逐步向共产党靠拢。没有广大人民和各界人士的广泛参加和大力支持,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 再次,中国革命的胜利,同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革命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第一,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坚持和发展革命的政治基础。第二,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中国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作为主要形式。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就不能完成任何革命任务。第三,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24.简述“三反”、“五反”运动的内容和意义。 答:(1)三反:针对不法资本家行贿党政干部情况的严重发展,1951年底到1952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党政机构工作人员中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 意义:这次运动教育了干部的大多数,挽救了犯错误的同志,清除了党的干部和国家干部队伍中的腐化分子,有力地抵制了旧社会恶习和资产阶级的腐蚀,对于在执政的条件下保持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促进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廉政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五反:1952年1月,中共中央决定开展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资财、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 意义:“五反”运动历时半年,打击了不法资本家严重的“五毒”行为,在工商业者中普遍进行了一次守法经营的教育,推动了在私营企业中建立工人监督和实行民主改革。 25.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答:(1)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时从此结束,中华民族一洗近百年来蒙受的屈辱,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 (2)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从此结束,长期以来受尽压迫和欺凌的广大中国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 (3)军阀割据、战乱频仍、匪患不断的历史从此结束,国家基本统一,民族团结,社会政治局面趋向稳定,各族人民开始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4)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政治前提。 (5)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他可以运用国家政权凝聚和调集全国力量,巩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成果,解放并发展社会生产力,以造福于各族人民,造福于整个中华民族。 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 26.中共八大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国内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阐述。 答:中共八大正确地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党和全国人民的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7.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答:(1)全会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全会全面纠正了自1957年以来党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程度上发生的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错误,重新恢复了党的正确的思想路线。 (2)全会完成了党的政治路线上的拨乱反正。全会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现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3)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正确的组织路线,决定拨乱反正,并审查和解决党内一批重大冤假错案。 (4)从党的指导思想和实际工作来说,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综上所述,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也是共和国历史上一次伟大转折,它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伟大起点。 28.20世纪以来,中国经历的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是什么?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答:(1)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但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2)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完成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前提。 (3)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在新中国成立以来革命和建设成就的基础上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成功的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幅度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社会主义在中国显示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并赋予中华民族复兴以新的强大生机。 (4)这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决定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 (5)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证明,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是指引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和团结中国各族人民不断取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正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历史和人民郑重的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共产党领导和走社会主义道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