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中考语文 > 题型、解题技巧 > 阅读 >

阅读理解专项练习精选之【请不要糟蹋我们的文化】(2)


    【课后练习题】
    16.第⑶节中的聪明一词隐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为什么?(3分)
    17.第⑶节写到"没人拿名人的事当回事",这里"名人的人"具体指什么?(请用原文)(3分)
    18."一边是真实的历史被抽空内涵,只留下躯壳,再滥加改造;一边是荒诞不经和无中生有的伪造--这便是当今国人眼中的历史文化。没有庄重感、神圣感、厚重感、甚至美感。我们不是把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挂在嘴边吗?如今国人从哪里能够感知这种博大精深?只能去一座城市才有一个的博物馆吗?"
    ①这节文字是从原文中抽取出来的,如果将它放回原文,最恰当的位置应该是()(2分)
    A.(1)、(2)节之间B.(3)、(4)之间C.(5)、(6)之间D.(6)、(7)之间
    ②选择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9.文章第(3)节到第(9)节从三个方面分析了"糟蹋自己文化"的这种潮流,请分别概括是哪三方面:
    (1)
    (2)
    (3)
    20.请根据第三节或第五节的内容,结合自己的日常见闻和积累,为本文写一个规范,典型的事实论据。(3分)
    【阅读理解答案】
    16.隐含了作者讽刺、轻蔑的情感(1分)因为这种"发现"行为的背后其实是通过糟蹋文化来赚钱的功利心态,(1分)这点可以从后文的"厄运"、"糟糕"等词中看出(1分)。
    17.其中的历史的内涵、文化的意蕴、本土气质和个中独特的精神(写到一点给1分,共3分)
    18.①C(2分)②这节文字中的两个"一边"所领起的内容恰是对(2)-(5)节内容的概括(1分),同时它也是第(6)节中"这样文化环境中"所指代的具体内容(1分)。
    19.(1)"糟蹋自己的文化"这一现象在旅游和影视方面的表现。(3分)
    (2)形成"糟蹋自己的文化"这一现象的动机与力量。(3分)
    (3)"糟蹋自己的文化"这一现象的本质与危害。(3分)
    (顺序可颠倒,如具体展开需酌情扣分)
    20.基于第(3)节或第(5)节内容,围绕"旅游"或"影视"(1分);事实论据的规范、典型(论据表述中有具体的对象)(1分)。表现出"对文化的毁坏"(1分)。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