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知识点归纳之做守法公民(2)
http://www.newdu.com 2025/09/07 11:09:40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7.公民树立法治观念的内涵:也就是要树立严格遵守法律,以及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合法权益的观念。 ★8.为什么要增强公民的法治观念? ①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②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公民的法治观念,增强公民的法治观念是依法治国的重要条件;③只有树立法治观念,才能有效地维护社会稳定,才能维护国家、集体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④守法用法,是依法治国的一个重要环节。 ★9.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含义和本质: 含义: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是体现人民的意志,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用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社会主义法律既是公民权利的体现和保障,又是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10.公民树立法治观念基本要求: ①学法懂法,树立法治观念;②自觉守法,法律规定的一定做,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③学会用法维权,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④自觉护法,敢于和善于运用法律武器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维护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11.青少年为什么要学法、懂法? ①青少年由于年龄和经历的限制,缺乏生活经验,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②认真学法,能促进青少年依法律己,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③能促进青少年依法行使公民的权利和履行公民的义务,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④青少年是祖国未来,民族希望,青少年学法守法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当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应该怎么做?为什么? 未成年人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努力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①既不能忍气吞声、息事宁人。忍气吞声、息事宁人,不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助长了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②不能采用非法手段进行报复。采用非法手段进行报复,这不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将会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甚至构成违法犯罪,要承担法律责任。③要敢于挺身而出,寻求法律的保护,依法律阻止和制裁非法行为。 13.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社会和谐,国家长治久安,是人民群众的最高利益。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