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们的中考“竞赛”--如何打个漂亮仗
http://www.newdu.com 2025/09/20 02:09:57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离中考还有一年,敏就向单位请求减免工作量,每天除寸步不离地接送、陪读和照顾外,还忙着请各色名师补课。 我却一直以为,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儿子从小学起,就自己管功课,自己整理书包。我和他父亲从不主动提供帮助,我们做的,始终只是肯定和鼓励。当然,儿子总有学习上解决不了的困难,这时他可以发“SOS”,他有一支挺棒的后援队伍:当大学老师的爸爸以及曾经做过十年市重点中学老师的妈妈,都会在第一时间提供救援。但“SOS”么,自然只能在紧急情况下启用。准备中考,我们没有请家教,也没上任何补习班,这是儿子的决定,我们尊重他的选择。 敏不满我“放手不管”式的教育,她说,自己在私立名校的女儿,考分肯定远高于我在公立中学的儿子,并且断言:你一定会后悔的! 中考成绩出来了,儿子比敏的女儿高了12分,如愿以偿进了他选择的重点高中。敏伤心地发现了女儿退步的原因:女儿竟以上补习班为名逃课去玩;中考前一个月,经常偷偷夜里给同学发短信,直至凌晨一两点。对于妈妈的辛苦付出,女儿竟说,这给了她很大压力,所以她要逃避。 敏是中学老师,已有二十多年的教龄,女儿失利的教训,让她重温了在大学时所学的教育心理学中的内容:学生的学习有赖于动机,而影响动机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自主性。当学生的学习动机仅来自父母,而非自己内心时,学习是被动的,对学业也就缺乏责任感。 对孩子“全面呵护”式教育的失败,原因也正在于此。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初中物理学习方法:六大方面打造能力
- 下一篇:学好初一《思想品德》课的“三步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