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备考经验 > 学习方法 >

推荐《人大附中优秀作文与名师导引(初中卷)》

http://www.newdu.com 2018-11-23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本文引自梦里江河blog的一篇博文:前些天听儿子说,教语文的陈老师在课堂上举了这么个例子:
    范逸临是北京高考第二名,他只比李泰伯少了一分。你们知道这一分少在哪里吗?就是语文少考了一分。
    这话当然是有玩笑成分。但是,从中考到高考,历来都是得语文者得天下的。现今北京的中考和高考,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的题目趋于容易,语文和英语相对较难。一些名校学生在数理化生这些强项上拉不开差距,而在语文科目丢分不少,最终总分不够理想,甚至没能升入目标学校。
    那么,如何提高语文成绩呢?语文考试是分语文基础知识和作文两部分的。只要努力,通过短期突击还是可以有效地提高语基分数的,但要提高作文分数,就更依赖平时的积累了。而平时的积累,除了阅读名家名篇,还有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揣摩同年级或高年级学生写的优秀作文。
    不过,由于国家相关保密制度禁止试卷外泄,现在充斥书店的《高考满分作文》、《中考满分作文》,里面的作文基本都是假的。只有极少部分是高分考生回忆的,绝大多数都是社会上一些写手仿写的。
    那些写手仿写的中高考作文,和孩子写的不是一个味儿,而且基本都是陈词滥调,看多了有害无益。而即使是大作家,硬要写命题作文,也常常写不出彩。多年来,叶永烈每年都在规定时间内写篇上海高考作文,得到的评价也经常不是很高。
    在此,我推荐这本基于人大附中学生课堂作文和考试作文的《人大附中优秀作文与名师导引(初中卷)》。
    有人说,人大附中以理科为主,人大附中学生写的作文好不到哪里去。其实,北京每年高考,理科生的平均成绩都比文科生平均成绩高3分左右,而理科状元的语文成绩经常高于文科状元。
    人大附中老师鼓励学生反复修改自己的作文,并经常把一些好的作文印发给全体学生作范文。这本书里引用的作文,应该是学生在优秀作文基础上进行修改加工的,足以起到示范作用。而老师的精彩评点和方法导引,又可使学生少走弯路。
    好的作文,一定来自真实的生活。那些关注人大附中的孩子们,特别是小学高年级优秀学生,还可以从这本书里看看人大附中的学生平时在想些什么,干些什么。
    梦里江河推荐这本《人大附中优秀作文与名师导引(初中卷)》,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本书的编者之一,陶云老师,是梦里江河儿子初中三年的班主任和语文老师。
    书名:人大附中优秀作文与名师导引
    著者:沈献章;陶云主编
    出版社:中国言实出版社
    书号:ISBN978-7-80250-313-7
    版次:2010年6月第1版
    开本:16开
    页码:256
    定价:25.00元
    [作者简介]
    沈献章:人大附中教学副校长,语文特级教师,全国高考语文试题评价专家组成员,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考试》杂志特约编委,光明日报《考试》杂志编委,海淀区高中教学工作专家指导组成员,海淀区教委名师工作站专家组成员,《中国教育报》特约撰稿人,中央电视台《当代教育》国际网站、中国教育电视台、新浪网、搜狐网、人民网语文学习指导主讲教师。为全国高中教师和学生作过多场高考语文复习指导的报告;在《中国教育报》、《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学习》、《语文教学与研究》、《中学语文》、《中国考试》、《中国高考年鉴》、《考试》等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100多篇;主编、参编著作10余部。曾被评为湖北省劳动模范、北京市海淀区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学管理干部、中国人民大学先进工作者、全国教育科研杰出校长。
    陶云
    人大附中高级教师,语文教研组副组长,海淀区学科带头人,区骨干教师。从教十几年来,在工作中潜心教学,敢于创新,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教育教学业务能力,担任区兼职教研员的工作。教学效果好,语文课受到了同学们的喜爱和欢迎。一直以来致力于作文教学方面的研究,颇有心得,撰写多篇论文及著作发表。2007年《从生活中找米》获北京市作文教学案例评比一等奖,2008年《抓住特点,形象说明》获北京市基础教育优秀课堂作文设计一等奖。2009年《初中文学教育中发挥学生主体性探索》获北京市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改革论文评比二等奖。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