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时间、发源地、范围、标志等 2、对生产力的影响: 第一次科技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 第二次科技革命:(1)人类从此由蒸汽时...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1课) 2、191年月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举行示威,要求“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要求,...
内容预览: 说明: 近来读了由旧贵族老师提供的有关“布点教学法”的资料,进行了尝试,不足之处,还望得到大家的帮助。本课的时间安排与实际有很大出入,我是用两节课才完成...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民族友好交往是民族关系的主流。 一、西汉 1、汉武帝:三次击败匈奴,说服“西南夷”臣服中央,迁东胡族。遣张骞通西域,开“丝绸之...
内容预览: 第5课 夏商周时代的社会 〖内容标准〗 知道了解夏、商、周三代的更替。说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识记 要求学生了解夏、商、周三代更替的大致过...
【总体结构综述】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七七事变,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从此开始。中...
【命题分析】开卷考试,总分60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分值各占一半。今年调整并明确了一些考点,占总考点的3.8%,少数考点的文字表达和难度依据《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做了微调。考...
内容预览: 第13课 汉朝的中外交流 〖内容标准〗 讲述张骞通西域的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了解佛教传入的主要史实。 〖教学目标〗 1.知识识记 要求学生了解张骞出...
一、新中国经济建设成就 (1)1949—1952年。 1.表现:1952年国家财政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 2.原因:a、新中国成立;b、土地改革的完成。 (2)1953—1957年(一五计划期间)。...
第22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学习目标: 1. 了解南北朝时期我国民族大融合的基本史实, 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内容和意义。 2.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民族平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