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吁:不要让初中“小班”的优势丢掉
http://www.newdu.com 2025/09/21 03:09:31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上初中时,我有时一天也不会被老师喊起来回答问题,现在一天可能被喊七八次。”南京五中高一“小班”的朱雨婷描述了自己近一年的高中生活的特点。 “刚入学时,‘小班’和其他班的数学成绩差不多,后来的一次次测验考试,就看着成绩往上蹿,现在均分比其他班要高出三四十分。”一位五中“小班”的数学老师则拿出数据来说话。 2008年,南京初中“小班化”模式下的首届学生毕业,这些在每班36人之内的特殊班级里成长起来的学生将面对的是每班50人左右的高中班级设置。有没有适合他们的独特高中教学模式?四星级名校南京五中悄然进行了试点,在2008年的高一年级设置了两个每班38人的高中“小班”。 学生:一天能被老师提问七八次 尽管有的高中老师和大多数的学生都是首次经历“小班”,但近一年下来,这个新模式给大家的惊喜远多于问题。而原来在初中“小班”上学的学生和原来初中上“大班”的学生相比,原来上“大班”的学生体会到的变化更明显。 殷雯静原来所在的初中是每班32人,是“小班”,一直以来,她习惯了老师每天都会提问到她,班级一直都很安静,有随时与同学交流的自由课堂氛围。进入高中,她继续着这种状态的学习。 而这样的生活对于来自“大班”的朱雨婷却是新鲜的,以前她上初中时班上48人在一起上课,有时觉得闹哄哄的,现在上课听得很清楚,很安静。以前,老师一天可能都不会提问到她,现在一天能提问七八次。“这会使你不走神,一直专心听。而且发言的胆子越来越大。”朱雨婷说,刚上高中时,班上的同学普遍不喜欢回答问题,主动举手的人非常少,开始老师点同学回答的特别多。过了不长时间,全班同学因为都被频频喊起来回答问题,也习惯了在课堂上表达,一个问题出来,至少有七八个人举手。而且每周至少十次在不同的课堂上,老师会让大家四人一组进行讨论。“只要前排的两个人回头就行,非常方便。”朱雨婷还发现,下了课老师也会针对学生的特点和学生沟通,每个人都会和老师一对一,这也是因为人少,老师可以关注到每一个人的变化。 老师:“小班”学生优秀得让我们吃惊 五中校长郑明远在去年底,即“小班”开班近四个月时做了一项调查,收到这两个“小班”的有效样本74份并进行分析。 调查显示,高中“小班”的学生有近70%是来自没有实行“小班化”的初中,其中一部分是来自“热点初中”。学生对高中“小班”课堂教学中“互动性”、“探究性”的调查,50%—70%的学生认为效果较好,初中在“大班”上学的学生普遍感到惊喜并且喜欢“小班”。特别是在调查师生和学生之间的关系问题时,交流性、融洽度好是学生们的普遍评价。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