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各类题型答题思路模式总结(2)
http://www.newdu.com 2025/09/26 11:09:25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格式: 运用了……事例(简单概括),证明了……(论点或分论点)。(或与……所论证内容一致) 3、补充事实论据 注意: 1)论据要能证明论点;2)要有典型性、权威性;3)积极思考课本上学习过的名人。 4、论据能否被替换 思路: 如果不能。1)不能;2)论据内容是……;3)本段观点是……;4)两者相符合,所以不能。 如果能。1)原论据……;2)新论据……;3)本段论点……;4)换掉更典型,更有代表性,更能证明观点 注意:可能原文中的论据与上下文有照应。 5、关于论据的位置 1)论据能否互换位置(删) 2)给定论据,放回原文中的什么位置,为什么? 思路: ·能否互换位置:首先概括论据,然后看是否和文本(上下文句子)照应(比如论据有可能是按时间顺序排列)。 ·能否删除某一论据:首先概括论据,然后分析是否证明论点,最后看是否和文本(上下文句子)照应(比如论据有可能是按时间顺序排列)。 ·给定论据放回原文:首先概括论据,然后分析证明哪个分论点,最后看是否和文本(上下文句子)照应(比如论据有可能是按时间顺序排列),并关注过渡句。 (三)论证方法 1、举例论证 格式: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2、引用论证 格式:(如果是讲道理)论证了……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如果是引用)使用了引证法,通过引用……证明……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或更有趣味性,吸引读者往下读) 3、对比论证 格式:把……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四)论证结构 常见题型及应对方法 1、直接通过选择和填空的方式判断论证结构 思路:首先看文章到什么地方完成了提出问题的任务;从什么地方开始分析问题;到什么地方结束,归纳出结论。由此判断是总分、并列、层进还是对照。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段落的领起句往往是关键,要紧紧抓住它进行分析理解。 2、提问A段到B段之间能否互换 思路:首先判断两个段落之间的结构关系,然后找一句总起句或总结句,在顺序上与两个段落的排列一致。 3、下面文字是从文中挖出来的,你认为放到哪个位置最合适。 思路:从文章中抽出的段落含有分论点,判断这个分论点与其他分论点之间的结构关系,并根据总起或总结句与分论点的照应顺序来找准位置。 3 记叙文 (一)体味修辞类语句的作用 1.明确所用修辞手法。 考纲中明确考查六种修辞: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可以利用口诀进行记忆 “二比二问一拟夸”。 2.归纳答题模式。 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结合句子) 拟人:生动地写现了……(结合句子) 排比:增强了……的语气语势,表现了……(结合句子) 夸张: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结合句子) 反问:增强了……的语气,强调了……(结合句子) 设问:强调了……,引起思考。(结合句子) 注:以上列举的这些,只是我们常规的一些“帽子”,任何一种修辞手法的作用,不论是前面的“帽子”,还是后面所要表达的内容,都要结合具体的文本,切不可死板硬套。 3.解题步骤 修辞手法+帽子+对象特征+作者的情感(情感是关键) (二)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1)理解词语的本义; (2)看该词在句子中的表达对象; (3)对表达对象做必要的提炼(联系语言环境提炼意义指向概括词); (4)再看该词表达得怎么样?(起什么作用); (5)整合梳理答案语言,使表达简洁准确; (6)把答案代入原文,看语句是否通顺。 2、词语在语境中的作用 看该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是否生动或准确表现了句子内容(对该词语表现的内容要提炼意义指向概括词,否则,答题语言不简洁)。 (三)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1、主要题型 1)以辨析为方式的选择题。要求学生能仔细辨析句子的细微差别,作出恰当的选择。 2)以表述为方式的解说题。要求学生在透彻理解的基础上,能准确地解说句子的含义。 3)以赏析为方式的评价题。要求学生能把握词语和句子的呈现特点,对其表达效果作出恰当的评价。 2、解题思路 理解句子含义,要联系上下文 理解句子深层含义,要联系作品的背景。 理解句子深层含义,要联系文章的中心思想。 评析句子内容,要联系文章中人物的身份、性格特点和思想,思考作者在句子中想要告诉读者哪些信息。 (四)句段作用 1.句子或段落在结构方面的作用有: (1)总领全文、引起下文。此类句子在文章(段落)的第一句话或前面。 (2)为下文作铺垫。此类句子在文章的前面或中间。 (3)过渡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此类句子在文章的中间。 (4)总结上文。此类句子在文章或段落的后面。 (5)照应。此类句子允许在文章的任何位置。 2.句子或段落在内容方面作用有: 开篇点题、点明中心、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深化主题等。 (五)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1、标题的含义 (1)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含义、文中内容;(2)深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 2、标题的作用 (1)作为全文的线索; (2)突出主题,点明主旨; (3)造成悬念,引起读者关注; (4)反映作者情感; (5)概括了文章的主要情节; (6)一语双关。 3、标题的好处(为什么以此为题) 标题的深层含义+标题的作用 (六)人物及环境描写的作用 1、人物描写的作用(肖像、语言、动作、心理) 1)揭示人物内心情感;2)烘托人物形象,凸显人物性格。 注意:补写人物心理活动,要求符合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结合相关环境、扣住文章主题。 2、环境描写的作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1)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环境、背景等。(一般是放在文章的开头的位置) 2)渲染气氛(氛围)。(一般放在开头或中间的位置)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