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备考经验 > 学习方法 >

初中语文病句快速辨析的22个切入点(3)


    可能是语意不明、搭配不当(偷换主语)、语序不当。
    1.天渐渐地黑了下来,外面又刮了风,街上的行人也渐渐稀少了,修伞的心里非常着急。
    解析:语意不明,“修伞的”可能是“修伞的顾客”也可能是“修伞的师傅”。
    2.2003年8月3日晚,在北京天坛举行了第29届奥运会会徽发布仪式,当晚祈年殿的灯火辉煌,更显得雄伟壮丽。
    解析:搭配不当,误用“的”字,偷换主语,造成“灯火”与“雄伟壮丽”不搭配,应删去“的”字。
    18、出现了“避免”、“防止”等词语
    可能是不合逻辑(表意相反)。
    1.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解析:“防止”与“不再发生”不合情理,应去掉“不”。
    2.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解析:“忌”或“不可”去其一。
    相同的还有“以防”、“以免”、“切忌”、“禁止”等。
    19、出现了使、让、令、把、被等词
    可能是主语残缺、主客体颠倒、语序不当。
    1.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
    解析:主语残缺,应去掉“使”,将“才”调至“他”后。
    2.今年年初美英两国曾集结了令人威慑的军事力量,使海湾地区一度战云密布。
    解析:“威慑”本身有“吓唬”别人的意思,再用“令”字造成了主客体颠倒,应改成“震慑”。
    3.我们伟大的祖国再也不是一个四分五裂的、任意被人蹂躏和掠夺的国家了。
    解析:语序不当,应将“任意”调至“被人”后。
    20、判断词“是”
    可能是主宾搭配不当、句式杂糅、判断不明确。
    1.中等教育是开发人的能力的最好时期。
    解析:“中等教育”后应加“时期”。
    2.止咳去痰片,它里边的主要成份是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钠等配制而成的。
    解析:句式杂糅,去掉“配制而成的”或“里边的主要成分”。
    21、谦致词
    1.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在社会上清清白白地做人。
    解析:“令尊”,敬词,用于称别人的父亲。
    2.校长抛砖引玉的演讲,博得了全场的热烈掌声。
    解析:“抛砖引玉”,谦词,称以自己粗浅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见解,不能用于他人。
    像这样的词常见的还有:
    “蓬荜生辉”:谦词,常用于称谢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称谢别人送来题赠的字画。
    “不情之请”:谦词,不合情理的请求。多用于向人求助的客气话。
    “信笔涂鸦”:多用作谦词,形容字写得很坏或书画拙劣。
    “三生有幸”:谦词,形容极其幸运。
    “洗耳恭听”:专心地听。用于请人讲话时说的客气话。
    “犬马之劳”:谦词,比喻甘愿受驱使,为之效劳。
    22、多义词
    当句中出现一些可以作几种意思理解的多义词或多义短语时,要特别注意是否有歧义。
    1.这个粮库的大米保管没问题。
    解析:“保管”既可作动词“保存”理解,又可作副词“保证”理解,还可作保管员理解。
    2.门没有锁。
    解析:“锁”既可作动词,又可作名词理解。
    “房产权一事已告徐××”告诉”/“讼告”。
    “这个人好说话”(喜欢/)。
    “课桌一边坐着一个孩子”。
    “只一边有”/“两边都有”。
    这种多义理解在短语中常常是兼类现象引起的歧义。
    3.我要炒肉丝。
    解析:既可理解为动宾结构,又可以理解为偏正结构。
    4.躺在床上没多久,他就想起来了。
    解析:既可理解为动补结构“回想起来了”之义,又可理解为偏正结构“想起床”之义。
    常见例句还有:发现了敌人的哨兵。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