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现代文阅读答题的18个套路(2)
http://www.newdu.com 2025/09/15 11:09:00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4、叙述人称 第一人称:给读者以真实感,使文章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的表达思想情感,增强文章真实性。 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和对话,拉近与读者或对话者的感情距离;用于外物,有拟人化的效果。 第三人称:比较直接的展现生活,不受时空限制,有利于客观叙述。 5、抒情方式/手法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淋漓尽致。 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借事抒情、托物言志。 6、表达方式 叙述(顺叙、倒叙、插叙) 描写(人物描写、环境描写、景物描写等) 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说明:说明方法有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举列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 议论:议论文的论据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论证方法有举例/事实论证;道理/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7、描写 ①人物描写: 正面描写:肖像描写(以形传神);动作描写(生动想形象地表现人物性格特点);语言描写(言为心声);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神态描写;细节描写(抓住生活中的一个小细节,尤其是动作,来刻画人物形象,准确传神,形象鲜明)。 侧面描写:(不直接写人、物本身,而是通过他人对主体的感受与评价从侧面来突出主体的特征)。Eg三月不知肉味,绕梁三日。 ②环境描写(自然景物描写,社会环境描写): 作用:①照应前后文、标题;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情感;③衬托(正衬、反衬)主体;④表现、突出主题;⑤展示人物活动背景或社会背景;⑥对下文的议论、描写、抒情做铺垫;⑦预示或推动情节的发展。 注:景物描写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以静写动;点面结合;虚实结合;正侧面描写相结合;高低远近声色结合;视觉嗅觉听觉多角度写景;对比。 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③场景描写:摄取一个有意义的生活场景或自然景观,采用各种修辞手法,把所看到、听到、想到的写下来,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④白描:用最简练、最节省的文字勾勒出人物的精神面貌或描绘一幅画面;用字简练,不加渲染和烘托,简洁传神。 8、鉴赏语言的具体鉴赏角度 遣词造句:包括用词、句式,如叠字叠词、动词、形容词的选用、整句散句、长短句等 修辞: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 语言的特色与风格:如平时自然、华美绚丽等 语体:书面语与口语,普通用语与口语 情感:善于体味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表露出来的情感,或含蓄、或直露、或奔放、或细腻等 9、语言的特色与风格 平实自然(语言朴素,不事夸张,但于平淡之中蕴涵深意):亲切自然。 华美绚丽(使用较多整句句式,修饰性辞藻丰富):文采飞扬,具有感染力。 口语化/地方方言特色(较多使用生动活泼的口头用语):生动活泼、亲切自然。 生动形象(运用较多修辞手法):语言富有感染力,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幽默讽刺:(幽默:语言风趣、诙谐;讽刺:嘲讽、揭露的语言,较多使用反语):一针见血,入木三分,语言富有感染力,强化讽刺效果。 含蓄深沉(抒情或叙事不直接写出,而是通过它物或对比委婉表达内心情感):容易引起读者的感情共鸣。 准确简练(意思表达明确,用语简单):短促有力,语言富于感染力。 典雅优美(较多引用古典诗文):语言具有古典的美感,丰富文章文化内涵。 旁征博引(材料丰富,论据详实,有掉书袋的嫌疑):有说服力。 10、句式鉴赏 按句式整齐与否分: 整句(排比句、对偶句、对仗句):形式整齐,音节和谐,气势贯通,意义鲜明。 散句:使语句灵活自然,富于变化。 按句子长短分: 长句:使表达严密精确、细致,条理贯通,气势畅达。 短句:节奏短促,干脆利落,生动明快,活泼有力。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中考经验交流与分享
- 下一篇:中考临近,你需要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