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备考经验 > 经验交流 >

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顺口溜及分类总结(3)


    又作连词如同“而”,偶尔通假要分清。
    1.作为介词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例: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译为“用、拿、把、按照”
    例: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以”后省略介词宾语。)策之不以其道。
    表示时间处所,译为“在、从”。
    2.作为连词
    表示目的译为“来、用来”。
    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表示范围译为“到”,“已”,已经。
    例:固以怪之矣。
    于字顺口溜
    于字可译到、在、从,也可翻作对、与、同;
    形容词后表比较,动词之后表被动。
    1.对,对于。
    例:贫者语于富者曰。
    2.在,从。
    例: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3.与,跟,同。
    例: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