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这7句话,正在毁了孩子的学习兴趣(2)
http://www.newdu.com 2025/09/20 08:09:05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02你看看人家孩子,这次又考了第一! 为了刺激孩子进步,"你看看人家孩子谁谁谁...”这样的话,也被父母说了千百遍。 比较这种事,真的是父母常干的事。要么拿成绩来比较,要么拿分数来比较...学习成绩的比较——本来应该是自我成长过程中评估的手段,家长却把它当做想要达到目的一种武器。结果本末倒置。 当父母总是比较成绩,给孩子造成压力时,你口中的榜样,常常会变成孩子仇视的对象。舞蹈家金星就曾讲述自己以前学舞期间,经常被老师肯定和夸奖,本以为会激励其他同学努力学习,没想到这种比较让其他同学倍感压力和气愤,最终他们合伙把金星暴打一顿,结果金星受伤了,他们也被严重处分。 对策: 学习名次——让孩子明白名次并不是输赢 所以当我们给孩子灌输了竞争、名次和自己的好生活挂钩的时候,那么其他人的优秀就等于抢了自己的好生活,造成一种恶性比较。如果我们选择另一个坐标体系——也就是和孩子自己比。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可以过得幸福,他们尽可能地学习比自己某方面做得好的人,一起进步,这样孩子才能把榜样当做目标甚至是朋友。 就像奥运会我们看到的傅园慧,大家都被她的积极、乐观甚至是搞怪感染了,她因为比赛的成绩是自己的最好成绩而高兴,说自己尽力了,并不会只跟第一名比较产生压力或者气馁的感觉,真正的在享受比赛、成长的乐趣。 03开始是你要报名学的,现在怎么能反悔! 学着学着,孩子就不愿再坚持了——这个问题很多父母都遇到了! 很多家长明白学习的目的也支持孩子的兴趣,但是当我们很高兴孩子有了喜欢的事情,还存在一种情况,那就是三分钟热度,有了热情,很快熄灭了怎么办? 对策: 学习的兴趣——让孩子分清轻松、快乐和困难 看到别的孩子能优雅地弹奏钢琴,轻松地敲打着架子鼓,下笔如飞地挥洒着笔墨...自家的孩子看着就有想学的冲动,能没有吗?但是,这也是很多孩子容易混淆轻松的事和快乐的事——一切看似都很简单轻松。所以父母需要让孩子知道这些都是苦练后的结果。 比如弹钢琴,可以让孩子看到琴房的孩子,每天都要练习一段时间,如果孩子体验了之后还是希望学习,那可能真的喜欢,或者说孩子知道喜欢的事情后面需要付出...让孩子全面了解一件事情之后,孩子的学习性更容易坚持。 04你写作业就磨蹭,今天晚上都学习不许玩! 我常常听到家长限制孩子玩的时间,比如“放学后,只能玩一个小时后;只能看半个小时的动画片等”。但是有没有家长限制孩子学习的时间呢? 其实——适当地限制孩子学习的时间,即不要整晚耗在学习上,不仅是一种让孩子集中学习精力的方法,更是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的技巧。 对策: 学习的时间——限制学习时间有时更高效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人教版 | 初中英语(七下)单词默写版
- 下一篇:教育的最大死敌,就是父母的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