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易错易混知识点》(4)
http://www.newdu.com 2025/09/20 02:09:29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21、19世纪中期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是幕府统治。 明治维新措施中,动摇和瓦解幕府统治基础的是:废除买卖土地的禁令,承认土地私有。 在明治维新措施中,对社会进步和持续发展最为关键的是发展近代教育。 22、日本人将“science”翻译成“科学”,后于1915年引入中国,与这一概念传播相关的事件是明治维新和新文化运动。 23、俄国1861年改革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其主要依据是改革废除封建农奴制。俄国1861年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沙皇专制统治。 24、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在电子技术方面走在世界前列的国家是美国、德国。 25、19世纪末20世纪初,造成世界交通领域里一场新的革命是内燃机的发明和利用。19世纪晚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26、俄国二月革命没有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没有改变俄国的社会性质。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其主要依据是使世界历史进入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人类历史上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的标志是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27、1921年苏俄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最能表明苏维埃政府从国情出发,探索本国的社会主义道路。 1928-1937年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使苏联由农业国变成了强盛的工业国。 28、《凡尔赛和约》最能体现巴黎和会的分赃性质的内容是有关殖民地问题。俄国、德国没有参加巴黎和会,中国、美国没有在和约上签字。 29、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只能说明斯大林模式的失败,而不能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 30、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在前期是必要的,而且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只是到了后期,因苏联领导人没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调整生产关系,此体制越来越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31、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局部调整,而戈尔巴乔夫改革并非局部改革,而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彻底否定,即放弃社会主义制度。 32、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解体,并不能说明美元已不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国际货币,而是反映了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动摇。 33、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是经济全球化而不是全球一体化。 34、注意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性质是经济论坛和磋商机构。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备战中考: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知识梳理
- 下一篇:部编版:九上历史第1课《古代埃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