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必备清单(3)
http://www.newdu.com 2025/11/23 09:11:54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年7月~1918年11月) 一、帝国主义争霸世界 帝国主义产生的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原因(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 战争的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争夺霸权。 具体原因:两大对立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帝国主义列强的疯狂扩军备战。 战争的根本目的:重新分割世界,争夺世界霸权。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①三国同盟:德国(核心)、意大利、奥匈帝国;②三国协约:英国(核心)、法国、俄国。 原因关系:第二次工业革命→ 垄断组织的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 二、大战的爆发 导火线(直接原因):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概况: ①1914年8月,日本加入协约国作战; ②1915年3月,意大利宣布退出同盟国,加入协约国作战; ③1917年4月,美国加入协约国作战; ④1917年8月,中国加入协约国作战; ⑤1917年11月,俄国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蝴蝶结分割线三、空前的灾难 (坦克是一战中英国使用的新式武器) 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造成双方共七十多万人伤亡,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1916年的索姆河战役伤亡人数更多。 战争结果:1918年11月,德国投降,历史四年多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战争性质:一场帝国主义掠夺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由于帝国主义大国加紧争夺霸权,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引起的,大战是在协约国与同盟国两大帝国主义侵略集团之间进行的,因此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虽然塞尔维亚为维护民族独立而战,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场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 特点:首次世界大战,规模大,时间长,波及范围广,十分残酷。 蝴蝶结分割线四、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A、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 ①战争时间长达4年多。 ②战争范围广(战场由最初的欧洲扩大到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亿人口卷入战争。 ③破坏性大。交战双方把研制的新式武器投入战场,飞机、坦克、毒气首次使用于战争,远程大炮杀伤力巨大,造成了巨大的物资破坏和人员伤亡。战争期间,双方死伤达3000余万人,经济损失3400多亿美元。 B、第一次世界大战,大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力量,使世界格局发生了变化。欧洲衰落(大战摧垮了德国、奥匈、沙俄和奥斯曼土耳大帝国,英法也大为削弱)。美日崛起(只有美国和日本等少数帝国主义国家发了战争财)。 C、在大战中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大战影响和十月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运动和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 D、第一次世界大战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世界整体化进程。 蝴蝶结分割线五、一战期间,在中国发生的与这次大战有关的重要事件 答:①日本怂恿中国政府对德宣战,出兵山东,抢占胶济铁路和青岛,并提出企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②段祺瑞政府对德宣战; ③新文化运动兴起,并最终导致了1919年的五四运动。 蝴蝶结分割线六、启示 (1)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造成严重的危胁,我们要反对以暗杀为主要形式的突发事件。 (2)战争给人类带来了灾难,我们应该反对战争,爱好和平。 (3)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我们应该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4)科技是把双刃剑。反对战争,珍爱和平。科技应该用于生产生活方面,造福全人类。 如何理解一战前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1. 资本主义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表现在: (1)英法美三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德俄日三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政治上,专制主义色彩和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占有的殖民地多少不同。其中英法是老牌殖民国家,占有的殖民地最多,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德日占有的世界殖民地最少。 2.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表现在: 19世纪中期,英国居于“世界工厂”地位,按工业实力排名是英、法、美、德,而到19世纪末,美德经济迅速发展,超过英法。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特别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力量的对比,从而造成了新的矛盾。可见,一战的爆发根源在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国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德国企图建立“中欧帝国”和摧毁英国的海上霸权,争夺英法的殖民地; 法国则希望恢复原来在西欧和中欧的霸主地位; 奥匈帝国的目的是使塞尔维亚沦为其附属国; 英国的目的是保住世界霸主地位,打败德国,瓜分德国的殖民地,在西亚肢解土耳其帝国; 俄国的目的是摧毁德奥在土耳其和巴尔干的势力,确立自己在这一地区的统治; 日本的目的在于夺取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属地和在山东的权益,进一步侵略中国; 意大利则要瓜分北非沿岸和阿尔巴尼亚等国家和地区,在地中海地区建立霸权; 美国参战是为了捞取战利品和攫取世界霸权。 你如何看待普林西普暗杀斐迪南大公这件事? 刺杀的目的是在挽救民族危机; 刺杀行为性质上属于恐怖主义行为,不是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的正确行为; 其后果是点燃了世界范围内的战火,造成了人类社会的灾难。 如何理解“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的含义? 战争给交战各国带来了空前的灾难和破坏,使各国人民在心理上受到极大震动,但战争也唤醒了各国人民,引发了人民革命。如1917年俄国爆发二月革命,并宣布退出战争,其他交战国也相继发生革命,有力地冲击着各国的反动统治。面对严峻的经济和政治形势,各国统治者决心加速结束战争。由此可见战争与革命是相互作用的,即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 思想和科学的力量 一、思想启蒙的火种 原因: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代表人物:法国伏尔泰、卢梭和孟德斯鸠 思想理论: (1)伏尔泰: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主张由开明的君主统治,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 (2)卢梭:否定封建王权,认为统治者如果违反民意,侵犯人权,撕毁大家都应遵守的契约,人民就有权推翻他(即“社会契约论”) (3)孟德斯鸠:明确提出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分立的原则 影响: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的猛烈评击和对“自由”“平等”思想的宣传,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进步。 联系中国实际,说说中国近代历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对社会进步的作用 A.戊戌变法 → 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打下了基础,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B.辛亥革命 →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新文化运动 → 彻底批判了封建思想,为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蝴蝶结分割线二、科学的革命 英国的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在天文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在17世纪下半期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在数学上最重要的贡献是微积分的创建; 在力学上,牛顿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包括“牛顿三定律”)。 英国的达尔文和《物种起源》的出版(时间:1859年): ①提出了“进化论”思想,指出自然界是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法则中发展的; ②《物种起源》的意义:这部著作的问世,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沉重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促进了社会的竞争发展。 德国的爱因斯坦及相对论的提出(时间:20世纪初): 意义:相对论的创立推动了整个物理学理论的革命,为原子弹的发明和原子能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由此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相对论还揭示了空间、时间的辩证关系。 居里夫妇:成功提炼出放射性更强的新元素——镭。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历史材料题高分技巧,建议初中生精读
- 下一篇:中考临近,别让焦虑毁了几年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