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2)
http://www.newdu.com 2025/09/13 05:09:06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2、影响:黄巢起义,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 三、唐朝灭亡:907年,朱温灭掉唐朝,建立后梁。 四、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907---960年) 1、五代十国: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合称“五代”。 南方9个政权和北方的北汉合称“十国”。 2、实质: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五代十国虽然是政权分立的时期,但统一始终是一个必然趋势。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1、北宋建立:陈桥兵变,960年,赵匡胤(宋太祖)建立北宋,定都开封。(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为加强中央集权)。 统一:宋太祖和后继者依照“先南后北”的方针,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没有完成全国的统一) 2、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①加强兵权:首先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了军队。还控制对军队的调动,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②在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 ③在地方:派文臣担任州县的长官,三年一换。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影响:强化了中央集权,使皇权大大加强。 3、重文轻武的政策:①原因: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 ②表现:a、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文臣统兵。b、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发展科举制度。(作用:在全国范围内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③影响:A、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B、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C、(消极作用)宋朝重文轻武,导致国家军队战斗力削弱,政府行政效率下降,人民负担加重。 第7、8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金与南宋的对峙 政权 建国时间 民族 杰出首领(建立者) 都城 与宋重大事件 辽 10世纪初 契丹族 阿保机 上京临潢府 澶渊之盟 北宋 960年 汉族 赵匡胤(宋太祖) 开封 宋辽关系:战(澶州之战)----------------和(辽宋议和,辽军撤回,宋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 西夏 11世纪前期 党项族 元昊 兴庆府 宋夏关系:战(宋夏连年交战,双方损失都很大)-------和(夏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金 12世纪初期 女真族 阿骨打(金太祖) 会宁--中都 宋金议和 南宋 1127年 汉族 赵构 临安 宋金关系:战(岳飞抗金)----------------和(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 1、辽宋的和战-------澶渊之盟: 背景:宋真宗时,澶州之战,寇准力主真宗亲征,宋军击退辽军。 意义:辽宋之间保持了很长时间的和平局面。 ★如何评价澶渊之盟? (1)对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给北宋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2)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来看,双方结束了战争,出现长时间和平稳定的局面,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境地区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 5、岳飞抗金:南宋初年,金军南下,抗金名将岳飞收复建康,后在郾城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宋高宗和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威胁其统治,就令岳飞班师,并以“莫须有”罪名杀害了岳飞。 7、如何评价岳飞?岳飞是抗金英雄,金在进攻南宋的战争中烧杀抢掠, 对北方经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岳飞抗金保卫了人民的生命财产,维 护了社会稳定,有利于南宋社会发展,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因此岳 飞得到了人民的尊敬。 8、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是什么? 民族融合,友好往来,共 同发展(“和”) 9、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的特点是什么?(民族政权并立,时战时和)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1、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a、为躲避战乱,北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主要原因)。b、南方自然条件优越。c、南方社会比较安定,政府重视扶持。d、南北方劳动人民的共同开发。 2、经济繁荣的表现 类别 发展成就 农业的发展 粮食作物 占城稻的引进与推广;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成为粮仓;水稻产量居粮食首位。“苏湖熟,天下足” 经济作物 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区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手工业 的发展 纺织业 北宋南方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丝织业发达;南宋后期棉织业兴起。 制瓷业 宋朝是我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河北定窑、河南汝窑的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北宋开始景德镇成为瓷都;南宋时江南地区成为制瓷业重心。 造船业 广州、泉州、明州造船业发达,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北宋东京有世界最早的船坞。 商业的繁荣(原因:农业、手工业的繁荣) 商业城市 宋代商业繁荣超过了前代,最大的是开封和杭州(经商时间不受限制,有早市、夜市,乡镇出现草市) 海外贸易 宋朝是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大商港;对外贸易范围扩大(最远到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朝廷鼓励海外贸易,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 货币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3、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的南移到南宋完成。(“国家根本,仰给江南”说明经济重心的南移) 4、宋代经济繁荣给我们什么启示?①政局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②国家要采取对外开放政策。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1.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蒙古国),他被推举为大汗,尊称为成吉思汗。(成吉思汗的最大功绩) 2.蒙古建立(1206年)→灭西夏(1227年)、金(1234年)→忽必烈继承汗位(1260年)→建立元朝(1271年)→定都大都→南宋灭亡(1276年)→元朝统一(1279年) 3.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元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分裂割据的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4.评价文天祥抗元:文天祥的抗元斗争是正义的,他为反抗少数民族掠夺和压迫而抗元,体现了我国人民坚贞不屈,不畏强暴的崇高气节,要给于肯定。 5、岳飞、文天祥、陆秀夫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一心报效国家,不计较个人得失。为了国家民族大义,坚贞不屈,不怕牺牲。(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6.元世祖的统治:接受汉族儒臣的建议,“治国安民”,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设立机构,建立年号。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1.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从分裂割据到大统一的朝代:秦朝、隋朝、元朝) 2.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3.行省制度:①目的: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②内容:a、中央—--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下设六部。b、地方—---行中书省(简称行省),下设路、府、州、县。(在中央还设枢密院,负责军事;设御史台,负责监察) 4.山东、山西、河北称作“腹里”,直属于中书省管辖。 5. 行省制度的影响:巩固了国家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 6. 地方管理制度比较:战国时期建立县制,秦朝时建立郡县制,元朝时设立行省制。 7.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目的:为了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治理。 措施:①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历史意义: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②设置宣政院,掌管西藏各项事务。(历史意义:从此,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 元朝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贡献?①统一全国,疆域比历史上任何朝代都辽阔。②建立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③中外交往频繁。④西藏、台湾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一.繁华的都市生活: ①北宋开封、南宋临安、元朝大都,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②瓦子出现的原因:宋代城市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③戏剧表演的主要表演形式是杂剧。兴起于宋代兴盛于元代。 ④传统节日如:春节(古代叫元旦)、元宵节、中秋、端午节在宋代都有了。 二.宋词、元曲: 宋代的主要文学形式是宋词,杰出的代表是苏轼(北宋)、李清照和辛弃疾(南宋)。 元代的文学形式主要是元曲,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等,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最优秀的戏剧家是关汉卿,其代表作是《窦娥冤》。 类别 朝代 代表人物 代表著作 特点(或内容) 宋词 北宋 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 “豪放派”:扩大了词的境界,词风豪迈而飘逸 两宋之交 李清照 《声声慢》等 婉约派:委婉,细腻,清秀 南宋 辛弃疾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雄奇阔大,气势磅礴,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倾吐对祖国山河分裂的悲痛 元曲 元朝 关汉卿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