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的10个“不一定”,选择题一定会考(2)
http://www.newdu.com 2025/10/20 06:10:03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1)下沉。根据 F浮=Vρ水g 和 G=Vρ物g,因为ρ水<ρ物,F浮,物体下沉,此时,该物体是实心的。例如:铁块放在水中下沉。 (2)悬浮,当该物体内部的空心所造成该物体的重力与它浸没在水中所排开水的重力相等时该物体悬浮。(在挖空的过程中,浮力不变,重力逐渐减小) (3)漂浮,当物体内部空心且空心较大时,该物体漂浮。(挖空的部分较大,使得浮力大于重力,物体上浮,直至浮出水面,浮力再次等于重力)例如:钢铁制成的轮船。 3.物体温度升高了,“不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简析: 物体温度升高了,只能说明物体内部的分子无规则热运动加快了,物体的内能增加了。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方法有两个。 (1)让物体吸热(热传递); (2)外界对物体做功(做功)。 例如:一根锯条温度温度升高了,它可能用炉子烤了烤即吸收了热量;它也可能是刚刚锯过木头即通过克服摩擦做功自己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4.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 简析: 物体吸收热量,最直接的变化就是物体内能增加,但我们知道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动能和是势能的总和。 (1)如果吸收热量后物体的状态不发生变化,即分子势能不变,只改变了分子的动能,则物体的温度就会升高,如给铁块加热,铁块的温度升高; (2)如果吸收热量后,物体的状态发生变化,如晶体熔化,液体沸腾,虽然都在不断的吸收热量,但温度并不升高,温度始终保持不变。非晶体吸热时,分子的动能和势能都在发生变化,所以状态变化的同时,温度也升高。 5.物体收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不一定”发生改变 简析: 第一,力有两个作用效果: (1)改变物体的形状; (2)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所以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不一定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中考物理必考的100个知识点
- 下一篇:中考物理实验探究题型分析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