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的10个“不一定”,选择题一定会考(3)
http://www.newdu.com 2025/10/20 06:10:01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第二,即使力的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的改变是由物体受到力的共同效果决定的。 (1)物体受到非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运动速度的大小或方向改变)。 (2)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一定不改变(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6.有力作用在物体上,该力“不一定”对物体做功 简析: 力对物体做功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1)有力作用在物体上,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两者缺一不可。 根据公式W=F.S得:有力无距离,不做功,所谓的劳而无功,最常见的现象是“推而未动”;有距离无力,不做功,所谓的不劳无功,最常见的现象是物体因惯性运动、物体运动的方向与力的方向垂直时。 7.小磁针靠近钢棒相互吸引,钢棒“不一定”有磁性 简析: 磁现象中的吸引有两种情况: (1)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2)磁体有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 所以和磁体靠近相互吸引的可能是铁、钴、镍等物质,也可能是磁体。 8.“PZ220V 40W”的电灯,实际功率“不一定”是40W 简析: (1)当U实=U额=220V时,灯泡的实际功率P实=P额=40W,此时灯泡正常发光; (2)而U实<U额时,灯泡的实际功率P实<P额,此时灯泡发光较暗,不能正常工作; (3)当U实>U额时,灯泡的实际功率P实>P额,此时灯泡发出强光,寿命缩短易烧毁。 9.浸在水中的物体“不一定"受到浮力的作用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中考物理必考的100个知识点
- 下一篇:中考物理实验探究题型分析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