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易错知识点整理
http://www.newdu.com 2025/09/21 07:09:28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1 “基本”类 1.人的基本情形有四种:喜怒哀惧。 2.我们在竞争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道德和法律。 3.诚信的基本要求:对人守信,对事负责。 4.我国的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5.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 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7.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8.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9.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10.我国环境的基本状况: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11.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12.实现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立法)、有法必依(守法)、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执法)。 2 “基础”、“基石”类 1.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基础:民主平等。 2.我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四项基本原则。 3.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 4.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发展教育和科学。 5.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教育。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 6.国家立法活动的基础:宪法。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宪法。 3 “根本”类 1.国家的根本任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3.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根本依据: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4.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5.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教育。 6.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发展科技、教育。 7.从根本上巩固合法按照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8.提升广大人民综合素质的根本: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 9.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10.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宪法。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 11.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 12.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3.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根本要求: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 1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4 “本质”、“实质”、“性质”类 1.犯罪的本质特征: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实质: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 3.我国改革的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4.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社会性质:社会主义社会。 5.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6.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的本质:发展问题。 5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中国文化的主要特点和精神简介
- 下一篇:权利与权力的区别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