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中考地理 > 综合辅导 >

中学地理知识点:《自然环境》(3)


    3.在第3页活动3的教学中,首先应带领学生完成提示(1)、(2)和(3)的内容,然后提出问题“你还能用其他方法证明亚洲是世界最大的一个洲吗?”通过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4.第4页的活动4,是为下面章节进行铺垫的。通过读图6.4“亚洲的分区”,使学生得出中国位于东亚的结论,结合世界政区图,可以分析出东亚还包括朝鲜、韩国、蒙古和日本。亚洲其他各大区与中国的位置关系是:中国北邻北亚,西邻中亚和西亚,西南邻南亚,南邻东南亚。
    【地形和河流】
    1.歌曲《亚洲雄风》形象地描述了亚洲的地形和河流状况,可以在课前放给学生听,并请学生描述歌曲的旋律和歌词给他的感受。
    2.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是这一小节的核心。首先要指导学生基本的阅读方法,从陆高海深表中得出不同颜色所代表的不同高度,用颜色的不同指导学生完成第5页的活动1。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都位于亚洲的中部,深棕色的颜色表明其平均海拔在3 000米以上。西西伯利亚平原位于亚洲的北部,华北平原位于亚洲的东部,印度河平原和德干高原位于亚洲的南部,以上这些地形区都是由浅黄到浅绿的颜色,说明其海拔都在1 000米以下。伊朗高原位于亚洲的西部,深黄到浅黄的颜色说明其平均海拔在1 000~3 000米。通过以上的读图分析,学生完全可以自己得出“亚洲地面起伏很大,地势中间高、四周低”的结论。
    3.阅读材料“亚洲地理集锦”中所提及的地形区和湖泊,应逐一让学生在图6.5“亚洲地形图”中找到,并说明这些地理事物的特点是如何表现在地形图上的。例如,珠穆朗玛峰是一个黑色的小三角,旁边注有8 848的数字;青藏高原是一大片深褐色的区域;西西伯利亚平原是一大片绿颜色的区域;里海、贝加尔湖和死海都是陆地中的一片封闭的浅蓝色;半岛是指三面环海一面与大陆相连的陆地区域等。通过这些描述,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如何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判断不同的地理事物。
    4.地形剖面图的判读可以作为对已经得出的亚洲地势特征的一种验证。教学中可以设计为:参照“亚洲地形图”,学生想象一下沿北纬30°的地形剖面图会是什么样子,甚至可以让学生动手画一幅草图,然后与教科书上的剖面图进行比对,看看这幅剖面图与学生的想象有哪些相同之处,哪些不同之处。然后请学生用这幅剖面图解释亚洲的地形特点──“地面起伏很大,中部地势高耸,四周地势较为低下”。可以提示学生计算这条剖面线上的最大高差,以及地势高低的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之上,再要求学生分析北美洲沿北纬40°的地形剖面图,研究的深度可根据学生的水平而定,一般能够判断出西高东低即可。
    5.亚洲的河流分布与地形有着密切的关系,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中间高四周低的地势特点,必然导致放射状的河流水系分布。教学设计可以先让学生在地形图上找到这些河流,逐一分析河流的位置和流向:鄂毕河、叶尼塞河位于亚洲北部,自南向北流;黄河、长江位于亚洲东部,自西向东流;湄公河、恒河、印度河位于亚洲南部,自北向南流。由此再得出河流呈放射状分布的特点。
    【复杂的气候】
    气候是与其他地理要素紧密相连的,在这一小节的教学中,一是要注重各种地理图像的应用,二是要将气候和位置、地形以及农业等地理要素联系起来研究。
    1.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特点,主要通过读图6.9“亚洲的气候类型图”来总结,请学生说出亚洲的主要气候类型。亚洲的气候为什么会如此复杂多样呢?结合活动1的第(4)和(5)项内容进行分析。造成孟买和雅库茨克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造成哈尔滨和乌兰巴托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海陆位置。亚洲纬度范围广,海陆跨度大,所以气候复杂多样。
    2.在众多的气候类型中,很显然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面积最广,这种气候有什么样的特点呢?教材通过活动1的第(2)项,读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进行分析。读图的方法学生在上学期已经学过,只需简单复习便可。通过雅库茨克气温曲线图可以得出夏季温暖、冬季严寒的气温季节变化特点;通过乌兰巴托的降水量柱状图可以得出降水集中在夏季的降水季节变化特点。由此可以总结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总体特征。
    3.活动的第(3)项旨在突出不同的海陆位置所带来的不同气候类型,同是北纬30°,大陆东岸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高原地区是高原山地气候,大陆内部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陆西岸是热带沙漠和地中海气候。这里应突出大陆东岸的季风气候,由于亚洲位于欧亚大陆的东部,所以季风气候极为显著。
    4.季风气候的另一个特点是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和年际变化大。教师可以补充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降水季节分配图和降水年际变化图,从而分析季风气候降水的这一特点。
    5.气候对农业的影响是本小节的另一个重点。尤其是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使农作物得以旺盛生长。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所带来的频繁的旱涝灾害,又严重威胁着农业生产。引导学生分析阅读材料“被淹没的土地”,分析旱涝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同时可以联系我国的实际情况,简要说明季风气候对中国农业的影响。
    6.活动2的要求是总结非洲的气候特点。在分析了亚洲气候特点之后,应总结分析一个大洲的气候特点的方法和步骤。可以提示学生从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和哪种气候类型分布最广等方面进行分析。然后再把这种方法应用于非洲。非洲的气候分布具有以热带气候为主、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广布、气候类型分布南北对称等特点。应通过学生的讨论,得出以上结论。可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进一步分析这些特点的成因和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