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教案:《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说课稿(2)
http://www.newdu.com 2025/09/27 01:09:0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2)、五四爱国运动的过程(五四爱国运动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分三步学习。)第一步:出示“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影印材料,进行设问。①你知道青岛问题的由来吗?②从当时爱国学生打出这一旗号,能得到哪些信息?③在运动中爱国学生还提出了哪些要求和主张?其斗争结果如何?第二步:出示《北京高师被捕学生回校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图片,进行设问①中华民国八年五月四日是公元哪一年?②从图片中可得到哪些信息?当时北洋军阀政府还有什么其它反应?③运动后期发生了哪些变化?促使北洋军阀政府态度发生重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以上两步重在培养学生从课文和资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第三步:出示“五四”传单,进行设问“这段材料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什么精神?从这段材料中体现出来的五四精神,你认为是什么?”(五四精神就是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学生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对正答案,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的思想得到升华。明白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应继续发扬五四精神,勇于承担建设祖国的重任,这也达到了学习历史,以史鉴今的目的。(3)、五四爱国运动的结果:在上面的第二步中已有,可让学生自己复述一遍,加深印象,同时提高学生的复述能力。(4)、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这是本课的重点,我是这样来处理的:结合五四爱国运动的经过以及课本知识,通过多媒体出示四个问题①五四爱国运动的斗争对象是谁?②斗争的结果怎样?③在五四爱国运动中起先锋带头作用的是什么人?④对斗争胜利起了决定作用的是什么人?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思考、讨论并依次解答,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解决即巩固了所学知识,又进一步认识到从五四爱国运动开始,中国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运动的主力并起了决定作用,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记忆,又可以认识到中国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而突破重点。 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包括中共成立的条件、中共一大、中共诞生的历史意义)(1)、中共成立的条件:通过多媒体直接出示中共成立的组织干部基础、思想基础和阶级基础,使学生比较直观,简单明了的认识到中共成立的必然性。阶级基础: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 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2)、中共一大: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中共一大召开的视频资料,让学生边看边随手记录重要的知识点,看完后让学生起来概括,培养学生的看、听、记的能力,同时完成“动脑筋”题目。其次是出示“一大”会址嘉兴南湖游船并设问:“中共一大从上海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原因是什么?”通过分析,使学生了解体会中共创建的艰辛,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3)、中共诞生的历史意义:这是本课的难点,学生不易理解。我是这样处理的:引导学生回顾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失败的史实,指导学生从新、旧民主革命的领导阶级、指导思想、结果与前途等方面分析中共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教师简单介绍中共成立之后领导民主革命胜利并发展到今天的史实,得出中共的成立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的结论。在这里有两个关键词语,开天辟地和焕然一新。然后跟着音乐师生齐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在这个问题的学习中要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四、知识提炼: 1.通过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对本课进行简单的小结,全面体现教材的知识结构,便于学生的理解掌握。最后用四句诗总结本课内容,重点,难点。五四运动风云起,革命进入新时期;中共成立虽力弱,开天辟地创世纪。 2. “活动与探究•议一议”: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为什么要建立中国共产党?(在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旧式的民主主义革命中,领导革命的阶级是农民、开明地主、资产阶级等,他们都由于自身的弱点,无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这使得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认识到,要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必须有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必须建立中国共产党。)五、练习巩固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掌握基础,巩固重难点,开拓学生思维,并检查学生的听课效率。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 板书设计: 无产阶级五 四 运 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1919年) 登上舞台干部∣思想 ∣ 中国共产党创立----------→开天辟地,焕然一新(1921年)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九年级历史教案:“贞观之治”
- 下一篇:九年级历史教案:《改革开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