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中考历史 > 综合辅导 >

九年级历史教案:《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内容标准】讲述张骞通西域等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张骞两通西域的目的、背景、作用及历史意义;丝绸之路的开通、路线及意义;培养分析比较能力、从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评价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比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情况,掌握以列表的方式进行比较的基本方法;通过分析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意义以及丝绸之路的意义,掌握分析史料并获取信息、得出结论的基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张骞的抱负、执着、冒险精神;认识到国家统一与中外交流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教学难点】
    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先请大家看一则消息:2010年,我国与中亚的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等五个国家达成共识,一起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把丝绸之路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之中。那么,这是一条怎样的道路呢?鲁迅曾说过:“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是谁第一个走出了这条路呢?——引入张骞
    二、授新
    1、张骞是一个怎样的人?(出示张骞图片)
    (由学生讲述,通过渴望建功立业、十年持节不变、主动应募前往等,认识其抱负、执着、开拓、探险的精神。)这些精神是通过哪一事件体现出来的——张骞出使西域。
    2、西域指的是哪里?(由学生讲述并在试卷上圈出,然后展示,说明西域有广义和侠义之分)
    (出示西域风光,展示西域的荒凉)——再度感受张骞的探险精神,开拓意识。
    3、那么,张骞几次出使西域?每次出使的目的一样吗?
    填表,比较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情况。
    目的 背景 结果 第一次 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汉武帝反击匈奴 没有达到联络目的,但了解了西域各国的情况,以及他们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 第二次 出访,建立友好关系 漠北战役的胜利,部分匈奴西迁,再也无力与西汉抗衡 汉与西域的交往从此日趋频繁。 4、分析:两次出使发生了哪些变化?(从目的、背景考虑)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和国家的实力有关,汉武帝的大一统)
    5、分析:张骞出使西域有什么意义?
    出示材料:
    A、加强了与西域的往来,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B、开辟了丝绸之路。(对比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和丝绸之路路线图)
    6、明确丝绸之路的路线及名称的由来。
    (路线先让学生自己描,然后说,然后教师引导并填写试卷;丝绸之路运输的物品主要以丝和丝织品为主。 6、结合材料分析,丝绸之路开通的意义(包括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