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中考历史 > 综合辅导 >

九年级历史教案: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知识目标西域;张骞;张骞通西域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中央政府对西域实行管辖;丝绸之路名称的由来、路线、作用等基本史实。 2、能力目标(1)能够正确识读“张骞通西域路线图”、“汉朝疆域图”和“丝绸之路示意图”等,初步掌握识别和使用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2)能够正确认识张骞在西汉民族交往中的作用和丝绸之路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初步培养培养学生归纳、比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正确认识、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能力。(3)通过设计丝绸之路导游词的设置,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形成用语言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过程与方法:(1)利用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资源组织教学,扩大知识视野,提供丰富的历史学习材料,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和心灵体验。(2)调整教学顺序,重组教学内容,便于学生的理解。(3)通过分小组讨论,加强同学之间互相协作、沟通的意识。(4)设计多种类型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思考、归纳、想象、描述、交流中理解和评价历史,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5)与相关的地理、语文知识相衔接,初步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思维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在祖国经济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从而认识到开发边疆的重要意义。(2)通过学习张骞等人为报效祖国,百折不挠、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精神,强化爱国意识和刚毅坚强、开拓进取的意识。(3)通过对丝绸之路意义及启示的探讨,认识到丝绸之路是中国的骄傲;认识到交流的重要,开放改革关系一个国家和民族有兴衰。 (4)探讨丝绸之路兴衰落原因;夹带西部大开发问题讨论,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关注西部开发,学以致用。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及处理本课新课标的内容有两个:一是讲述张骞通西域等史实;二是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本课重点:一是张骞通西域,二是丝绸之路。对于课标中要求讲述张骞通西域等史实,我把重点定在学习张骞通西域的历史意义和张骞的优秀品质上。对于这个重点内容,我首先在导入新课时打下了伏笔,用大葱大蒜等生活中最普通最常见的东西来导入新课,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历史就在身边,另一方面让学生知道,生活中这些必需品和张骞通西域有着直接的关系。先设置问题,如:张骞在出使西域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挫折?你最钦佩他哪一点?然后通过学生讨论分析、看视频及教师补充讲解等方式来突破。本课难点:如何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对于这个重点和难点,采用发现法教学,设置情景的方式。教师指导学生查阅处理历史信息,同学交流互助,教师补充说明等方式来突破。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课前导学 1、查找西部大开发资料和新疆博物馆“楼兰美女”丝绸之路出土文物古迹等资料; 2、收集敦煌、吐鲁番等地旅游照片和门票; 3、准备历史小品《张骞惜别匈奴夫人》; 4、设计一段《重走丝绸之路·过交河故城》导游词; 5、以消失的楼兰和交河故城为主题,自制小报。教学策略本课内容为两汉经营西域和丝绸之路。在教学中,应帮助学生理清线索,抓住重点。本课里涉及到的重要人物、重要事件,张骞通西域和班超经营西域可以让学生用对比方法,找出他们的共同点。通过师生们的共同合作,以及对本课内容的研究、总结,使学生加强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本课教学围绕张骞、班超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的问题展开。丝绸之路上的风土人情资料,可让学生课外收集有关资料,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海上丝绸之路,可组织学生通过讨论、思考几个便利因素,从中概括出它的对现实生活价值和作用。教学资源 1、多媒体教学设备,VCD、电影机、或小黑板 2、网络: 3、影视剧片断,历史资料片《上下五千年》 4、《汉书·西域列传》《汉书·张骞传》 5、实物:西部水果、干果;蔬菜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期效果 同学们,今天我带来了苜蓿、核桃、胡萝卜、石榴、葡萄,还有一方丝巾,我先告诉同学们,这方丝巾产地不是苏杭而是新疆阿克苏,请同学们说一下苜蓿、核桃、胡萝卜、石榴、葡萄的产地在那? 在内地也有吗? 学生根据实物回答 新疆。在内地随时可见。 安排一女生披丝巾,做几个维吾尔族舞蹈动作,有基本功有,可以跳一段舞蹈,全班一起打节奏即可。 引导学生通过看实物、舞蹈想象西域风土人情导入新课。 如果是内地学生,了解新疆比较少,舞蹈动作只做个抖动双肩之类,无法营造氛围,可改为放新疆音乐。 太好了。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表演也很美。汉一朝是我国比较强大的封建王朝。汉王朝和西域沟通之后,中国同西方的贸易开始发展起来,特别是张骞通西域后,开辟了一条从中国通往欧、非大陆通道。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本课内容。(出示课本标题)    由实物、音乐舞蹈导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西域歌舞、大漠驼铃、黄沙万里,这就是两千多年前,祖先开辟的“丝绸之路”。绵延数千里的丝绸之路贯穿了亚欧大陆,成为中外友好交往的见证。那么,同学们肯定想知道丝绸之路到底是如何开通的?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又和丝绸之路有什么关系呢?学习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学生看图看书,然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西域指的是哪里?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西域的具体地理位置?    学生通过看书掌握了本课的基础知识。 照书答 这是书上的答案。西域的含义有两种(指图说明) 狭义的专指阳关、玉门关以西,葱岭以东,主要是今天的新疆地区;广义的则指阳关、玉门关以西,包括中亚、南亚、西亚、北非及欧洲等广大地区。本课所讲的西域指的是广义的西域。东边的起始点都是两座关,一个城什么关?什么城池? 学生看图回答:生:(齐答)阳关、玉门关和敦煌。  参照彩图18页仔细看张骞去西域有来回路线。敦煌不要被忽略. 说起阳关和玉门关,大家肯定马上会想起两首脍炙人口的唐诗中的名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和“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完整显示两首古诗)这是古人眼中的阳关和玉门关,在他们看来,阳关、玉门关之外就是不一样的世界,就是苍凉的荒漠。那么,面对这样一个荒凉的世界,面对不可预测的危险,张骞为什么还要冒险出使西域? 学生看书P76 生:联络大月氏,东西夹击匈奴。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