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教案:《原始的农耕生活》教学设计(2)
http://www.newdu.com 2025/09/26 07:09:5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河姆渡原始居民还制造陶器、玉器和简单的乐器。请同学们动脑筋想一想,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了哪些进步? 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应从哪些方面归纳比较呢? 从食物看: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主要靠采集、渔猎;回挖掘水井,饮水更方便。而河姆渡人有了固定的食物来源,种植水稻,发展原始农业。从居住条件来看,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住在天然的洞穴里;而河姆渡人已会建造自己的房屋,而且能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房屋的结构和样式。从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来看: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使用打制石器,山顶洞人时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河姆渡人则使用磨制石器,并用耒耜耕地,而且会制造陶器、玉器和乐器。 原始农耕的出现,使我们的先人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食物的“生产”者,人类第一次通过自己的活动来丰富生活,从而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面貌,对人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我们已经有了基本了解,现在以同样的方式,从时间、地点、工具、生产等方面归纳出半坡居民的农耕生活特征。 对比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哪个时期更进步? 很好,无论从工具的制造还是生产方面,半坡居民都比河姆渡居民有了一定的进步,现在请大家看教材第7页“干栏式房屋”和第8页“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复原图”,比较一下:两个房屋在结构上的不同又说明了什么? 请大家阅读“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内容并归纳其特点 从上述情况来看,大汶口文化遗址已经属于原始社会晚期,这与生产力发展有很大关系。生产力发展又引起婚姻状况的变化,比较固定的婚配对象出现,人们已经有了初步的家庭观念,故出现了把财产传给后代的想法。其前提有了剩余财产。其具体过程应是: 距今约四五千年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得农业、手工业和畜牧业的社会分工日益扩大,商品交换日趋频繁,每个家庭成为独立的生产、消费单位,剩余产品被用于交换。过去的“同族共产制”就逐渐为财产私有制所代替。从大汶口晚期的墓葬里随葬品的情况可以看出,私有制已经出现,并且贫富悬殊特别明显。 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随着剩余产品的增多,原有的氏族首领们的财富不断扩大,权力也在不断增长,为了争夺土地、财产,在各氏族之间开始了战争,氏族首领把俘获来的别的氏族的成员变成了奴隶,在同一氏族内部,由于贫富差别的增大,也分成了两个对立的社会阶层。这样,对立的阶级产生了。原始社会开始解体。 学生讨论…… 依靠“采集”为生,有很多局限性,要受到季节的影响,例如植物果实在冬天就很难找到;如遇上自然灾害,像水、旱灾等,可能就无法生存;食物来源不固定、不充足,生活的场所就不固定,那他们将始终过着流浪的生活。 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他们有固定的食物来 学生阅读…… 河姆渡居民居住在浙江余姚,生活在长江流域;半坡居民居住在陕西西安,生活在黄河流域。 说明江南气候适宜水稻生长,河姆渡居民掌握了水稻种植技术,农耕生产成为最主要的生活来源,因此,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河姆渡原始居民不但进入原始农耕阶段,而且有了较高的水平。 说明了河姆渡原始居民已掌握了凿井的技术。他们饮水比以前更方便了。 说明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经有固定的居住场所。 学生讨论…… 学生讨论…… 学生:开始种植农作物,使用磨制石器和骨器;种植水稻、建筑房屋、开凿水井;饲养家畜,制作陶器、玉器和乐器。 工具、食物、居住等方面 工具:普遍使用磨制石器、木制的耒耜 生产:.种植粟(世界最早为河北武安磁山) 饲养:猪、狗等动物,用渔具捕鱼 食物:种类丰富,粟(主)、鱼、肉、蔬菜(副) 建筑:半地穴式的房子,定居生活 制造:彩陶,刻画符号 纺织:纺线、织布、制衣 半坡居民,因为从工具方面看半坡居民比河姆渡居民进步,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木器、骨器,种植的农作物品种多,还有饲养的牲畜更多,会制造彩陶。 因为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气候不同,故在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房屋建筑方面也有区别。因长江流域水量充足,气温暖热,故适宜种水稻,黄河流域降水量相对减少,且气温相对长江流域低,故主要以种植耐旱,且产量较高的粟为主。这种自然环境决定了长江流域的家畜水牛不可能在北方出现,也决定了“半地穴式”的房子只能出现在北方,因为这种建筑形式可以适应北方寒冷的天气。而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所建的“干栏式”房子一可以避潮湿,二可以避蛇虫猛兽之害。 1.农耕经济有很大发展,农具发达 2.原始手工业有了很大进步 3.陶器有黑陶、白陶,质量很好 4.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出现 使学生认识人类生活方式的变化是社会进步的突出表现 使学生知道书本知识是前人在实践中发现、总结的 逐步培养学生通过历史表象看到或寻找历史发展轨迹的能力。 使学生明白大河流域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必要条件 使学生理解生产工具的改进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今天我国西南少数民族的房屋建筑风格历史渊源 认识到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培养学生归纳比较的能力,为后面的学习铺垫 分类归纳、比较便于知识的梳理、记忆 南北气候的差异,导致生产、生活方式的明显不同,这种不同今天仍然存在,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明确大汶口文化时期出现的种种现象是社会生产力的表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