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中考历史 > 综合辅导 >

九年级历史教案:俄国十月革命教案(2)


    练一练活动与探究讲一个与列宁有关的小故事: 1.回忆小学时候学过的课文──《诚实的孩子》。 2.复述电影《列宁在十月》、《列宁在1918年》中的有关内容。五、参考书目 1.刘文涛、陈海宏主编《高校世界历史配套教材·现代史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写《历史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3.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作者:辽宁省丹东市教师进修学院高级教师 李凤) 参考资料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俄国的社会矛盾激化在大战期间,沙皇政府不断加强反动统治,工会组织大部分被解散,罢工遭到残酷镇压,布尔什维克党在国家议会中的代表被逮捕,党的报刊全部被查封。大战还给俄国的国民经济带来了极端混乱的局面,约1 400万青壮劳动力脱离生产,被拉去当兵。由于燃料不足,工厂减少了生产,1916年有30多座高炉熄火。农村大片土地荒芜,物价飞涨,食品奇缺。为了应付战争开支,沙皇政府大借外债,仅在军需订货方面,就欠英、法、美三国的债务达到77.69亿卢布。俄国的社会矛盾迅速激化。1916年,许多城市开始发生饥荒,工人运动急剧高涨。这一年罢工有1 500起,人数超过100万。1917年初,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的示威运动在彼得格勒发生,接着扩展到莫斯科、巴库等大城市。俄国二月革命 1917年3月10日(俄历2月25日),彼得格勒工人的罢工已经发展成为政治罢工,提出“打倒沙皇!”“打倒战争!”等口号。根据列宁的指示,布尔什维克党彼得格勒委员会发出传单,号召起义,打倒沙皇专制政权。11日,当时负责领导工作的以莫洛托夫为首的中央局发出起义号召,工人们立即动员起来,解除警察、宪兵的武装,用来武装自己,起义开始。 3月12日(俄历2月27日)起义席卷全城,许多士兵站在革命人民一边。工人和革命士兵占领了弹药库、兵工厂,打开监狱释放政治犯,并逮捕了沙皇的大臣和将军。
    正在白俄罗斯大本营(最高统帅部)的沙皇尼古拉二世,企图回到首都,挽回败局,但由于沿途许多地区的士兵纷纷起义,沙皇未能得逞。结果,尼古拉二世被迫退位,把政权交给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彼得格勒起义的消息传出,全俄各地都发生了革命,统治俄国达三百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垮台了。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证明了列宁提出的“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口号十分正确。罗曼诺夫王朝(1613—1917)世系米哈伊尔·罗曼诺夫(1613—1645),1613年7月登位,开始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阿历克塞·米哈伊洛维奇(1645—1676)。费多尔三世(1676—1682)。彼得一世(1682—1725),即彼得大帝。1682年与其兄伊凡五世同时继位。由其姐索菲娅公主摄政。1689年亲政。1696年伊凡五世病死后,为唯一君主。实行改革。女皇叶卡特琳娜一世(1725—1727),彼得一世之妻。彼得二世(1727—1730),彼得一世之孙,他死后,罗曼诺夫王朝男嗣绝。女皇安娜·伊凡诺夫娜(1730—1740),彼得一世之侄女。伊凡六世(1740—1741),安娜的外甥女所生不满三个月的婴儿,后被囚18年,1764年被杀。女皇伊丽莎白·彼得罗夫娜(1741—1761),彼得一世之女。彼得三世(1761—1762),彼得一世之外孙,即位不久被废黜,后被杀害。女皇叶卡特琳娜二世(1762—1796),彼得三世之妻,德意志公爵之女,参与废黜和杀害彼得三世后执政。其执政时期是俄国农奴制的鼎盛时期。保罗一世(1796—1801),叶卡特琳娜二世所生,名义上是彼得三世之子,1801年被谋杀。亚历山大一世(1801—1825),保罗之子,杀父夺权。神圣同盟的组织者之一。尼古拉一世(1825—1855),保罗之幼子。曾镇压波兰起义(1830~1831年)和匈牙利革命(1848~1849年)。亚历山大二世(1855—1881),1861年实行改革。亚历山大三世(1881—1894)。尼古拉二世(1894—1917),绰号“血腥的尼古拉”,曾镇压1905年俄国革命。
    1917年二月革命,尼古拉二世退位,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尼古拉二世在1918年被枪决。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取得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胜利。革命后,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苏维埃是俄国1905年革命中出现过的新型革命组织。最初是领导罢工的代表机关,后来成为准备起义的领导机关,又逐渐发展成为新政权的萌芽。在二月革命中,工人代表苏维埃、士兵代表苏维埃相继出现。它虽然没有掌握政权机关,但依靠着绝大多数人民,依靠着武装的工人和士兵。然而,苏维埃的领导权被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窃取。孟什维克分子齐赫泽当了彼得格勒苏维埃执行委员会主席,社会革命党人克伦斯基和孟什维克分子斯克别列夫当了副主席。3月15日,在彼得格勒苏维埃全体会议上,他们拒绝布尔什维克的主张,通过了支持临时政府的决议,把政权拱手交给了资产阶级。同一天,临时政府成立。大地主李沃夫担任政府总理,资产阶级立宪民主党头目米留可夫任外交部长,莫斯科纺织厂主科诺瓦洛夫任工商部长,克伦斯基任司法部长(7月21日,克伦斯基代替已经辞职的李沃夫任临时政府总理)。在两个政权中,临时政府是主要的、实际掌握政权的机关。它代表了俄国资产阶级和英、美、法帝国主义的利益,对外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对内竭力保存旧的国家机器,企图解散工人武装,消灭苏维埃,建立单一的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为什么二月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资产阶级窃取了呢?一是二月革命前布尔什维克党遭到沙皇政府的残酷迫害,列宁被迫侨居瑞士,斯大林、斯维尔德洛夫等被流放在西伯利亚,这就影响了党对群众的组织教育工作。二是广大工农群众过去长期生活在沙皇专制统治之下,没有参加过政治运动,缺乏政治斗争的经验,因此,从思想觉悟上和组织程度上都还跟不上急剧转变的形势。三是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乘机在工农群众中散布推翻沙皇政府就是革命的完成,主张把政权交给资产阶级,苏维埃只要在一旁“监督”就可以了,从而帮了资产阶级的大忙。
    列宁的《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四月提纲》) 1917年4月16日,列宁回到彼得格勒。第二天早晨,列宁在布尔什维克党的会议上作了《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的报告。这就是著名的《四月提纲》。然后他又在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出席全俄苏维埃会议的代表联席会议上重述了这个报告。以下是这个报告的摘要: “…… 2.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这个过渡的特点是:一方面有最大限度的合法性(目前在世界各交战国中,俄国是最自由的国家),另一方面没有用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而且群众对这个资本家政府,对这个和平与社会主义的死敌,抱着不觉悟的轻信态度。这种特点要求我们,在刚刚觉醒过来参加政治生活的极广大的无产阶级群众中进行党的工作时必须善于适应这种特殊条件。 3.不给临时政府任何支持;指出它的任何诺言,特别是关于放弃兼并的诺言,完全是谎话。要进行揭露,而不是“要求”这个政府即资本家政府不再是帝国主义政府,这种要求是散布幻想,是不能容许的。 4.必须承认这样的事实:在大多数工人代表苏维埃中我们党处于少数地位,比起受资产阶级影响并把这种影响带给无产阶级的一切小资产阶级机会主义分子的联盟──从人民社会党人、社会革命党人起直到组织委员会(齐赫泽、策列铁里等)、斯切克洛夫等等止──暂时还处于较弱的少数地位。要向群众说明:工人代表苏维埃是革命政府唯一可能的形式,因此,当这个政府还受资产阶级影响时,我们的任务只能是耐心地、系统地、坚持不懈地、特别要根据群众的实际需要来说明他们的策略的错误。只要我们还是少数,我们就要进行批评,揭示错误,同时宣传全部国家政权归工人代表苏维埃的必要性,使群众从实际经验中纠正自己的错误。 5.不要议会制共和国(从工人代表苏维埃回到议会制共和国是倒退了一步),而要从下到上遍及全国的工人、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的共和国。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