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设计:《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说课稿(4)
http://www.newdu.com 2025/09/24 02:09:11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在感知五四精神的前提下,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这是本课的难点,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五四精神我传承”。活动过程是这样的: 第一步:课前分组搜集整理与五四运动相关的图文资料。学科代表和小组长把关,动手设计展板,标题为“五四精神我传承”。 第二步:我体验、我快乐、我成长: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在醒目的展板下,朗诵纪念五四运动的诗歌;团员在团旗下宣誓;播放共青团团歌,在激昂的歌声中,学生依次上前签下自己的姓名。 学生的内在情感和历史交融,立志做五四精神的传承者,把五四精神转化成今后生活和学习的动力。 第三步:教师小结过渡到疑点三:“在国家危亡之际,青年学生担起了救国的重任。在民族兴盛之时,你们--是中华民族腾飞的希望!五四爱国运动后,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无产阶级队伍不断长大,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和阶级基础,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为中共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中共成立的时机成熟了。让我们回到1921年,感受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中共成立的历史条件是了解内容,但它是两目内容的内在联系点,所以我采取讲解法过渡到中共成立。 疑点三:中共一大的召开及中共诞生的历史意义 播放中共一大召开的视频资料,但在播放前要提示学生:“要把握时间、地点、与会代表、内容和影响等”。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资料,边看边随手记录重要的知识点,然后结合课文概括,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中共的诞生有什么历史意义呢?” 这是本课的第二个难点,关键是帮助学生理解“开天辟地”和“焕然一新”首先列表对比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指导学生从领导阶级、指导思想、结果等方面分析,得出结论:中共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然后播放影像资料《开国大典》,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再出示图片,展示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的巨大成就,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指引中国走向繁荣富强。在感知历史的过程中,学生认识到“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第五部分:师生合作,整理线索 通过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对本课进行简单的小结,便于学生的理解掌握。鼓励学生上台,设计自己独特的板书,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下面的板书就是师生合作的成果。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无产阶级 五四爱国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1919年) 登上舞台 组织 思想 中国共产党创立----------→开天辟地,焕然一新 (1921年) 第六部分:课堂小结,情感提升 在《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音乐声中师生大声朗读:“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谁主沉浮?……”最后老师满怀信心的说:“一二十年后,主沉浮的就是——你们!!!!” 六、教学反思: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仅在与老师、与学生、与教材的互动中进行“学中做”,而且在实践活动、问题情境的综合互动中进行“做中学”在多元互动中不断提高自我、完善自我。 但是,教学中也存在着不足:学生的主体地位虽然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并没有完全把课堂还给学生,自己充分认识到“放开”的重要性,但是实际教学中,“落实”的还很不够。需要加强学习,不断创新,力争做新课程理念的排头兵。 我的说课结束,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中考历史复习资料:麻辣日本史
- 下一篇:初中历史教学设计:《秦王扫六合》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