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中考历史 > 综合辅导 >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七下册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2)


    2.郑和下西洋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答案:促进了经济交流,加强了友好关系。表明自古以来中国崇尚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和平交往。
    3.“促进了经济交流”,郑和们是如何进行经济交流的呢?请同学们看书96页小字体来回答这个问题。 看书后,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课本中对经济交流、“开展贸易”、进行“交易”的具体过程与方法没介绍!
    4.揭开历史一幕:
    5.学者评价郑和下西洋及其贸易带来的不利影响。
    6.通过教材学习与老师补充的新视角,同学们,你们认为观察一个历史现象,应当用什么样的科学方法? 巩固提高环节 分析现象,讨论问题:“郑和崇拜”并非形成于中国本土而是形成于东南亚。在东南亚,流传着许多与郑和有关的传说。如郑和在当地建清真寺、教导当地人斋戒、传播回教等传说;郑和与印尼巴厘岛的荔枝、花生、白葱等种植的传说。此外,还有印尼和马来西亚的“郑和鱼”、郑和留下的“拍手以呼风”习俗等等。对东南亚来说,郑和问题已从中国明朝的历史范畴演化成为具有本区域历史内涵的文化现象。 东南亚地区形成“郑和崇拜”文化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①传播宗教文化、风俗习惯;②指导当地百姓从事生产;③影响当地的生活习俗。
    阅读材料,讨论问题: 材料一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戚继光 材料二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戚继光从山东调到浙江抗倭,他看到卫所官军毫无作战能力,而人民却英勇抗战,于是召募义乌等地的农民和矿工3000人加以训练,组成戚家军。戚家军纪律严明,战斗力旺盛。戚继光注意到倭寇的倭刀、长枪、重矢等武器的特点,创造了新的阵法鸳鸯阵,使长短兵器相互配合,大大提高了战斗力,在抗倭斗争中,屡建奇功,戚家军名闻天下。 戚继光为什么能取得抗倭斗争的胜利? 如何来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一起看材料: 回答指向: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说明了什么? 戚继光为人正直、热爱祖国。――做大事必先做正人。“戚继光从山东调到浙江抗倭,他看到卫所官军毫无作战能力,而人民却英勇抗战,于是召募义乌等地的农民和矿工3000人加以训练”――说明哪些问题? 沿海地区人民抗击倭寇有积极性,可利用与组织调动。 戚继光重视军队训练。 加上“戚家军纪律严明”――加强以军队的管理与教育。 综上分析:戚继光建立了一支具有战斗力的队伍――戚家军。――进而说明戚继光能够审时度势,实事求是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戚继光注意到倭寇的倭刀、长枪、重矢等武器的特点,创造了新的阵法鸳鸯阵,使长短兵器相互配合,大大提高了战斗力――说明哪些问题? 戚继光军事指挥能力出众,能够知已知彼的条件下,创新战法。 综上分析:戚继光善于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 现在,同学们不仅能够回答戚继光能够领导取得抗倭斗争胜利的原因,而且从中能够悟出一点做人的道理。 无论我们是在学习成长阶段,还是在将来步入社会谋求发展的时期,我们都要立足实事求是、审时度势的态度,同时,要为人正直。这大约就是教师想通过本课留给孩子们的一点历史启示吧。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