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设计;缔约结盟的狂潮导学案(2)
http://www.newdu.com 2025/09/24 09:09:53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2 “三国同盟”的形成原因、过程和同盟条约内容。 学生 4人一组,讨论、交流,然后指名回答。 (二) 拼盘式的“三国协约” (学生阅读教材内容,自主合作学习以下两点) 1 法俄协定的签订。 2 英法 、 英俄分别签订军事协定。 【学生活动】 对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过程和盟约内容采用扮演法,让学生想象自己是德皇、 沙皇,说出主动与别国结盟的过程和盟约内容。 【学生讨论】 请结合德奥 法俄签订的条约内容想一想,欧洲列强结成军事同盟的目的是什么? (这是本课的难点,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条约都规定,一国受进攻,签约国就要全力援助。) (三)火星四溅的巴尔干 结合课后的“活动建议”掌握,注意结合地图掌握巴尔干的位置,了解列强争夺巴尔干的原因和后果。 问题:一战前夕,巴尔干半岛地区的矛盾空前激化,成为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争夺的焦点,并成为世界大战的火药桶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该地区的民族矛盾尖锐复杂 B、有的巴尔干国家推行地区霸权主义 C、奥匈帝国在该地区不断进行扩张 D、欧洲列强纷纷介入,以扩张自己的势力 【 组织学生讨论】 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造成了什么严重的后果? 教师结合列强争夺巴尔干的原因和后果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两大军事集团为控制欧洲和世界霸权进行激烈的争夺,是世界局势日益紧张,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通过讨论使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到: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是世界和平受到了严重威胁。 四 本课小结: 结合地图总结指出: 以德国为核心的德 奥 意三国同盟和以英为中心的英 法 俄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是资本主义列强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的结果,两大军事集团的激烈争夺使巴尔干地区成为欧洲的“火药桶”。世界大战迫在眉睫,一触即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就是两大军事集团争夺世界霸权的结果。 五 自我测评 1 “三国协约”的参加国指的是( ) A 英国 B 意大利 C 法国 D 俄国 2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是怎样形成的?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