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中考历史 > 综合辅导 >

初三历史:美国的霸权政策和美苏争霸教学设计


    本课地位
    本课内容体现了二战后国际关系的重要线索。二战后,美国凭借其经济、军事实力,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为遏制战后社会主义的发展,在欧洲采取“冷战”政策,在亚洲悍然发动侵朝、侵越的热战。说明霸权主义,是当代战争的根源。美国在朝鲜、越南战场的失败,是美国霸权地位削弱的标志。美苏争霸反映了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争夺。
    本课教学基本思路
    A引导学生把握教材的整体结构:美国的冷战政策的适用范围是欧洲,对亚洲则发动了局部侵略战争。这两个内容是美国全球称霸战略的组成部分。而美苏争霸是在苏联力量发展后的必然反映。
    B要求学生概括美国的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表现。培养初中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C美苏争霸的内容可以采用列表的方式把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的情况展示出来,使学生一目了然,形成总体感受。
    教学重点:
    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和影响是重点。
    冷战政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登上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宝座后,对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敌视政策。这一政策的推行,既反映了美苏之间的争夺。也反映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之间的矛盾。冷战政策的推行对当时的世界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形成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峙,造成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比起一战,二战在更大的程度上改变了国际关系的格局。美苏两国在战争期间的盟友关系被对抗关系取代,面对这种形势,美国充当起国际宪兵的角色。宣布杜鲁门主义、实施马歇尔计划和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美国推行冷战政策、遏制社会主义发展的三项重要步骤。其目的:一是通过支援各国反动势力镇压人民革命运动,阻止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二是借反对社会主义的名义,加强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控制。两极格局的建立,从根本上说是战后初期美苏经济、军事实力对比的反映,其中既有意识形态的因素,也有在意识形态因素掩盖下的国家利益之间的利益冲突。冷战对整个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教学难点
    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实质及其相互关系是难点。
    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美国全球称霸战略的具体实施。是对抗社会主义的重要手段。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把握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
    杜鲁门主义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它标示着美国的对外政策已突破以本土安全为主的孤立主义的影响,由局部扩张转向全球扩张。而马歇尔计划比较隐蔽,着眼于经济手段,担负着抗衡苏联和控制西欧的双重任务,它企图通过帮助欧洲振兴经济稳定政局,从而稳定资本主义阵营,把西欧各国联合起来与美国一起对抗苏联。同时,美国趁人之危通过马歇尔计划控制西欧的意图是十分明显的。可以说两者实质是一致的,马歇尔计划是更隐蔽的杜鲁门主义。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