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中考历史 > 综合辅导 >

初三历史:武士领导的社会变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目标: 倒幕前的日本的封建统治阶级;改革力量的出现;美国首先打开日本的大门;倒幕力量的形成;德川幕府被推翻;明治维新
    2.思想教育目标: ①国内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国外资本主义国家的入侵,造成了日本幕府封建统治的严重危机,倒幕运动推翻了德川幕府的统治,建立了明治天皇政府。 ②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史上划时代的资产阶改革运动,它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从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3.能力培养目标: ①分析倒幕运动前日本改革力量的形成,帮助学生掌握从生产关系变化入手,正确认识新旧社会交替时阶级关系变动的科学方法。 ②论述明治维新对日本历史的发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培养学生既有重点又能全面地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方明插嘴:
    惠师好,三维目标的确定,我也有点想法。一是究竟如何表述三维目标,目前大多是将同一教学过程分割成三部分来表述的,这种模式有优有劣;你的表述,与目前的表述方式,不一样,但你的不是创新,更多的还是更传统的表述。其实,三维目标是可以就用一段话来表述。屈服到目前的大家共同的表述方式,此课的三维目标可以确定为:  1.知识与能力:
    围绕“闭关锁国”这一阶段特征组织学生比较同一时期中日的社会状况。
    全面了解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通过分析具体的维新措施来探讨其对促进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所起的历史作用,初步培养学生客观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立足论从史出的原则,充分利用、发掘教科书的小字、史料以及插图,创设逼真的历史情境,充分展现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的活动,使历史知识生动鲜活起来,以利用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感悟明治维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使学生感悟大和民族追求近代化的拼搏精神,进而树立追求进步、学习先进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2.难点:探究明治维新在促进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所起的作用
    (三)教学时数:1课时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述法,投影仪
    (五)教学过程 : 【提问】有人把中国的版图比喻成一只昂首的“公鸡”,那么蛰伏在“公鸡”身边的“毛毛虫”是哪个国家? 生:日本 【导入新课】日本这只“毛毛虫”早在我国隋唐时期就已经多次派遣唐使来学习先进的中国文化,并依照中国的模式进行了“大化改新”,迅速进入到封建社会。当日本成长到1192年时,,将军掌握了全国政权,日本进入到幕府统治时期。这时的“毛毛虫”已经蜕变成一个包裹严实的蛹,它用闭关锁国的政策隔绝了自己与外界的联系,实实在在的成为了一个保守落后的封建制国家。
    【讲授新课】 一、幕府统治的危机(板) 19C中期,日本还处在封建社会末期,天皇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朝延设在京都,但实权掌握在将军德川庆喜手中,将军的政府设在江户(今天的东京),称幕府。【幻灯片展示】德川家族占有全国1/4的土地,将军以下有大名,大名的领地叫做藩,为了加强对大名的控制,规定大名须隔年到江户参观,侍奉将军一年,妻子儿女留作人质,常住江户。将军和大名有自己的家臣——武士,所以说:“天皇,将军,大名,武士”构成了日本的统治阶级。
    占日本人口80%的是农民,幕府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农民,德川幕府主张 “不要让他们困难,也不要让他们自由,就是对农民的慈祥”。农民世世代代被束缚在土地上,他们终年辛苦,却要将收获物的一半以上交给封建领主,还要担负名目繁多的苛税和徭役。统治者公然声言:“农民象芝麻,越榨越出油”。正是由于这样,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连绵不断,另外,城市中的手工业者和商人属于封建等级的下层,也受到幕府的歧视和压制。 当时的日本社会正处在剧变中。在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和部门,资本主义性质手工工场的数量和规模进一步扩大。大阪、京都等城市成为商业中心,商品经济渗入农村,农村中出现了新兴地主。
    1853年,刚刚跻身于强国之列的美国,派出东印度舰队司令官佩里率领4艘全副武装的黑色大船闯入日本浦贺港。【幻灯片展示“黑船来航”】这个事件被称为“黑船事件”或者是“佩里叩关”。第二年,美国强迫幕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日美亲善条约》。日本紧锁的国门终于被打开,面临着沦为半殖民地的严重危机。佩里将军在展示武力之余,用电报机、钟表、望远镜、蒸汽机车和大炮向日本人展示了工业革命的成果。当一部小型蒸汽机车在专门搭建的轨道上开动起来的时候,围观的日本官员从飞转的车轮中真切地感受到了自己和大洋彼岸那个世界的差距。
    二、倒幕运动(板) 外国势力的渗透,激化了日本国内矛盾,幕府统治岌岌可危。一部分中下级武士,逐渐放弃了排斥西方的做法,开始接受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思想,主张以武力推翻幕府统治。
    【提示】请学生们阅读课文“挟天皇以倒幕” (美国黑船压境的傲慢和强势,凸显出幕府的软弱,来自外部的压力终于演变为内部变革的动力。最终,武士们以王政复古的名义推翻了幕府,扶持刚刚登基的明治天皇,建立起合法的新政府。14岁的明治天皇称为日本国的最高领袖。年轻的天皇所要领导的,是一个内忧外患、危机四伏的日本。)  方明插嘴:  以上部分――
    提出问题:19世纪中期,日本社会现状是怎样的?请大家阅读课文
    学生阅读课文后,提出问题:
    同学们,同一时期的中日两国面临共同的问题,而这一问题的共同特征可以用哪个词来表述?
    汗汗――语言如何表达,你组织。
    意思是这个意思。前后不必超过5分钟。三、明治维新(板) 明治维新是日本天皇政府自1868年开始进行的一场代表资产阶级和新兴地主的改革运动。新政权一方面维护、巩固以天皇为首的统治,另一方面,以西方为学习榜样,力争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以摆脱落后和外来压迫。因此,维新的口号是“和魂洋才”。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