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历史知识点:七年级上册复习要点(2)
http://www.newdu.com 2025/09/21 07:09:12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第1课 “伐无道,诛暴秦” 一、秦的暴政 ①繁重的徭役;②沉重的赋税;③严酷的刑法;④秦二世更加残暴;⑤因大雨不能按期到渔阳,误期要被出斩。 秦朝的暴政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和苦难,激起人民的反抗。 二、陈胜吴广起义 时间:公元前20年 起义地点:大泽乡 经过: ①公元前20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 ②起义军在陈建立政权,陈胜自立为王。 ③起义军打到咸阳附近,发展到几十万人。 ④由于秦军的强大,起义被镇压,陈胜、吴广被部下杀害。 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三、农民起义军****秦朝 项羽:巨鹿之战,大败秦军主力。 刘邦:直逼咸阳,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第1课 大一统的汉朝 一、楚汉之争和西汉的建立 、楚汉之争(西楚霸王项羽 汉王刘邦) 、西汉的建立 时间:公元前20年 都城:长安 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 二、文景之治:文帝景帝统治时期,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国家富强起来,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统治称为是“文景之治”。 、原因 ①汉初的形势:经济萧条、国家贫困。 ②总结秦朝亡于暴政的教训。 、措施 ①注意发展农业生产,减轻人民的负担 ②提倡节约 三、汉武帝的大一统 ()措施:①政治上:接受主父偃的建议,下令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诸侯国,削弱王国势力,实现政治上的大一统。 ②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在长安设立太学推行儒家思想,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 ③经济上: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统铸五铢钱,增加中央财政收入,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 ④军事上:组建强大的骑兵部队,公元前11年,派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取得漠北战役胜利,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⑤外交上: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 汉武帝时期,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进入鼎盛时期,这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 四、东汉的建立 建立时间:公元2年 都城:洛阳 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 第1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一、冒顿统一蒙古草原 、匈奴的生活习俗:过着游牧生活,逐水草迁徙。 、冒顿单于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 、匈奴族生产的发展(畜牧业兴旺发达;学会农耕,开始垦田种谷) 二、匈奴与汉朝的和战 对比汉初的和亲与汉元帝时期的和亲,有什么不同? 第1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一、张骞通西域 、西域: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今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时间:公元前13年 使命: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意义:了解了西域的见闻,以及他们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时间:公元前11年 使命:与西域各国进行友好政治经济交往。 、西域都护的设立 时间:公元前60年 意义: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 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 、海上丝绸之路 第1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一、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 1. 纸的发明(时间:西汉早期) 2. 蔡伦改进造纸术(蔡侯纸) 3. 造纸术的传播 二、《九章算术》和地动仪 、《九章算术》(总结了春秋战国到东汉时期的数学成就)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三、名医辈出 、华佗(神医):麻醉药剂“麻沸散”、“五禽戏” 、张仲景(医圣):《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 第1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一、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 、佛教的传入 ①起源于古印度 ②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③东汉明帝时,兴建了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