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考历史重点复习提纲:世界现代史(2)
http://www.newdu.com 2025/09/19 06:09: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6、慕尼黑会议和绥靖政策(B) (1)绥靖政策:①直接危害:一方面,它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另一方面,也极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②最大危害: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2)慕尼黑会议:(或《慕尼黑协定》)是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 7、第二次世界大战(B)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2)性质:这是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3)二战过程:①开始: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②扩大:1941年6月22日,按照“巴巴罗萨计划”德军进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③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标志——1942年1月1日,《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④转折点:1942~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这次战役是苏德战场,也是二战的转折点。⑤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6日)⑥雅尔塔会议及其影响:a.内容: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在苏联的雅尔塔召开会议,内容包括:分区占领德国,彻底摧毁军国主义和纳粹制度;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在结束欧战的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等。b.影响:进一步协调了反法西斯国家的行动,为彻底打败法西斯国家创造了条件,为建立联合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⑦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结束。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4)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启示:①根本原因: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②启示:团结起来力量大,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我们要热爱和平,远离战争;正义必然战胜邪恶。 8、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B) (1)美国实施“冷战”政策:①直接目的:“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遏制共产主义势力)。根本目的:稳定资本主义,争夺世界霸权。②揭开冷战的序幕:丘吉尔的铁幕演说;③正式开始的标志: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④美国冷战政策的具体表现:①政治上,出台了杜鲁门主义;②经济上,制定了马歇尔计划;③军事上,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2)美国冷战政策的结果——美苏两极对峙局面的形成:(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和(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建立,两大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 (3)美苏两极对峙局面(冷战)结束的标志: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对峙局面瓦解,冷战结束。 9、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A) (1)印巴分治:1947年,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实行印巴分治。尼赫鲁出任印度共和国第一任总理。 (2)非洲独立年: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独立,历史上称这一年为非洲独立年。 (3)纳米比亚独立及其意义:1990年,纳米比亚赢得了独立。这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历史的结束,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4)拉丁美洲的革命:1959年古巴人民举行武装起义,建立革命政府,走上社会主义道路。1999年,巴拿马人民从美国手里收回巴拿马运河的主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