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中考历史 > 综合辅导 >

2014中考历史重点复习提纲:世界现代史(3)


    10、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及其特点(B)
    (1)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①二战时期的资本积累;②政府采取了有效的财政政策;③科学技术的进步。
    (2)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①经济发展迅猛;②第三次科技革命提供了巨大动力,高新科技产业迅速发展并成为支柱产业;③发展外向型经济,对外直接投资增加,跨国公司飞速发展,资本输出不断扩大。
    11、欧洲联盟(A)——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简称欧盟。欧洲正朝着政治经济一体化目标迈进。
    12、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B)
    (1)日本崛起为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时间:20世纪70年代初。
    (2)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①美国的扶持:政治上迫使日本进行民主改革,经济上采取扶持政策。②日本实行有力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方针,大量引进世界先进技术。③重视科技,发展教育。④日本还实行贸易立国战略。
    (3)二战后,日本、西欧经济迅速发展的相同原因及其对中国的借鉴。(具体内容见复指P81)
    13、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A)
    (1)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①赫鲁晓夫改革;②戈尔巴乔夫改革;③匈牙利卡达尔改革。
    (2)苏联解体:①根本原因:斯大林模式下僵硬的政治经济体制;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
    ②解体的标志:1991年12月《阿拉木图宣言》的签署。③解体的实质:是国家社会性质的改变。④影响:两极格局的瓦解,冷战的结束,同时也推动世界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3)苏东巨变给我们的启示:要始终坚持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要妥善解决民族问题,坚持各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要时刻警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巩固不是一帆风顺的,但先进的社会制度必然会战胜落后我们要充满信心。
    14、第三次科技革命及其特点(B)
    (1)开始时间: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主要领域:以电子计算机应用(核心标志)、生物工程、航空航天技术等为代表。
    (2)特点:①大大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缩短了知识变为财富的过程。②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互相渗透。③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3)启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国一定要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
    
    
    
    
    以上内容为新东方中考网编辑采编,中考历史学科要是想拿到好成绩,最好的方法还是多背些资料,近期小编会对中考历史学科整体梳理一遍,希望大家的关注。最后预祝大家能马上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对于这个问题我有话说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