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中考政治 > 综合辅导 >

2012届中考政治复习资料:教材分析复习提纲


    北师大版七年级思想品德教材分析
    和谐教学法的创立者王敏勤教授说过:“钻研教材和把握教材是教师永远的基本功”。只有把握好教材,教师在教学中才能游刃有余。下面我从九个方面谈谈自己对北师大版七年级思想品德教材的理解和认识。
    一、新教材 新目标(说课程的总目标)
    思想品德的总目标是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
    二、新教材 新要求(说课标对本学段的要求)
    三、新教材 新理念(说教材的设计理念和编者意图)
    (一)教材的设计理念是:
    1、尊重学生的道德心理发展状况,依据学生的道德认知发展水平设计教材。
    2、内容阐述方式体现了思想品德形成的一般规律。
    3、呈现方式生动活泼,丰富多样,有利于教师教学和学生的自学。
    4、课程设计上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
    5、文字表达简单精炼,层次感强。
    (二)编者意图是:
    引领初中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学会分清是非善恶,树立责任意识和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锻炼做合格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新教材 新内容(说教材的知识内容及培养目标)
    (一)、知识体系:
    (二)、能力体系:培养交往沟通能力;提高辨别是非能力;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增强寻求法律保护能力.。
    (三)、价值体系:热爱生命、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孝敬父母、尊重他人、乐于助人、诚实守信。尊重规则、尊重权利、尊重法律、追求公正。
    五、新教材 新体例(说教材的体例安排)
    (一)各单元之间的逻辑关系( 教材的基本框架)
    这套教材是以学生身心发展特征为基础,以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为依据,提炼出一个四单元循序渐进的生活主题逻辑系统,每册书都是按照“一单元成长、二单元交往、三单元规则、四单元理想”四个维度展开,形成教材的总体结构框架。简单可以概括为:成长是初中生生活起点;交往是初中生生活的基础环节;规则是社会性成长的关键;理想是责任意识的提升。
    (以单元的纵向联系)以七年级下册教材为例,第一单元《做情绪的主人》;第二单元《让我们真情互动》;第三单元《生活离不开规则》;第四单元《积极取共同进步》。这一纵向系列主题构成了学生生活的一个扩展系列,逻辑体系彰显了:只有“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才能“学会与父母、老师和同学沟通”,“面对公共生活,知道生活离不开规则”,“能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合作与竞争”之后才能“养成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贯穿了:体现自我——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的线索;( 以七至九年级第二单元内容横向联系)以北师大版教材每册第二单元为例,七(上)《个人、集体与社会》;七(下)《让我们真情互动》;八(上)《养成交往品德》;八(下)《明辨是非善恶》;九年级《踏上强国之路》。这一横向系列的主题构成学生生活的循环上升的发展系列,体现学生在自我认识、交往、对他人和对社会的理解这四个方面由儿童向青少年的发展。
    (二)、每个单元的结构及各个板块设置的目的
    每个单元的结构有主题页、主题课文(2-3课)和主题名言组成。每一课的结构又是由引言、活动平台、扩展阅读和站组成。站的基本结构是由正文、思想驿站、知识链接、社会观察、各抒己见和名言隽语组成。因此北师大版教材主要由引言、正文、思想驿站、活动平台和扩展阅读五大主要版块构成。
    1、引言放在课题之下,其功能有二:其一,通过趣味引入,吸引学生;其二,承前启后,体现课与课之间的逻辑关系,揭示课文的基本内容。
    2、“思想驿站”是主体
    每册教材都以“思想驿站”为第一板块。 这是课文的主体部分,分别由一个事例、情境、场景故事、活动设计等为开端,向学生提出一两个思考的问题,然后以同龄人的口吻作由浅入深的交谈式讨论,旨在引导学生从他们的实际生活经验出发,思考他们面临的成长与交往方面的问题。
    3、思想驿站后进入进入正文。正文内容用了三种字体:(1)黑体字,用于表述和分析基本事实,一般概念、观点和结论;(2)宋体字,用于提供教学活动所需资源;(3)楷体字,用于介绍有关事例和资料,使课文主题更加突出。
    4、 “活动平台”
    “活动平台”是辅助性板块。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以主动探索的方式感受、体验和领悟课文所讨论的内容。主要的活动形式包括小组讨论、正反方辩论、社会小调查、形体表演、课堂短剧、训练等。它将留给教师和学生充分的空间来展开与课文主题相关的体验性活动。
    5、“扩展阅读”
    “扩展阅读”是课文的有机延伸。它力图将学生从课文讨论和活动体验所获得的理解延伸到某个更深的层面,使这种理解和体验通过获得进一步的支持而得到巩固。“扩展阅读”提供给学生一段与课文内容既密切相关又能够拓展学生思维的、文情并茂的哲理散文、寓言故事、真人真事等。这段文字将因为它所蕴涵的思想而吸引学生自己阅读,也将因其文字的优美使学生得到美与善的熏陶。
    6、除了上述五个板块,课文在需要的地方还插入一些与课文主题内容有密切关系的“社会观察”、“各抒己见”、“插图”“名言隽语”和“知识链接”,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建立理解课文的社会情景,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拓宽学生思考和理解的范围。
    六、新教材 新设计(说教材处理、教学建议和期望)
    (一)、教材处理 对于教材处理我总结为八个字:
    1、简约:------把文中不好理解的理论知识与形象生动的生活实例相联系,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用简单的道理解决复杂的问题。
    2、整合:------每套教材都是按成长、交往、规则、理想的维度编排的,这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但是也往往会使学生感觉知识零乱,因此我们在九年级学完全套教材时,可以按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国家社会的关系整合教材,这有利于将知识系统化。
    3、拓展:------要努力挖掘教材,拓展资源。一方面要利用教材提供的各个板块体验和运用知识;另一方面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提高课堂直观性,扩大课堂容量。
    4、延伸:-----引导学生向课外延伸,观察社会事物,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思品的积极性,使学生乐于学,在乐中学,学有所获,学有所悟。
    以七年级下学期《跨越代沟》第49页思想驿站为例:你赞同这位同学母亲的做法嘛?在这个问题中要让学生来谈谈自己的父母是如何管教我们的。当然正反两个方面都要谈到、谈具体,即为我们所说的延伸;联系本课内容,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达到理解父母的做法和目的,拓展学生的思维,学生认识到和父母之间存在代沟等现象,要好好和父母进行沟通,争取父母的理解和支持,父母的做法和目的都是好的,是对我们负责的表现。我们应当原谅父母的做法。整个习题,先延伸开来,再简单作出分析,拓宽视野,整合本课知识点和七年级下学期的《学会沟通》、八年级下学期的《珍爱生命》、《远离暴力》等,最后作出自己的见解,完美地解决了实际问题。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