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南汇区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初三政治试卷08.4 一、填充题(本大题共18分,每空格2分) 1、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了胡锦涛同志作的题为《高举___________________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 2、2007年10月27日,中共中央决定____________同志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 3、2007年11月1日,我国在____________(原由俄罗斯占有)竖立界碑,这也意味着继香港、澳门回归中国之后,又一块游离多年的中国领土即将回到祖国怀抱。 4、2007年11月8日,我国第二大水电站——____________水电站顺利实现大江截流。这个水电站位于金沙江下游干流峡谷地带,是我国实施“西电东送”的战略性骨干工程,设计装机容量为1260万千瓦,是我国仅次于三峡工程的特大型水利工程,预计2015年竣工。 5、2007年12月18日,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____________”正式揭晓。此吉祥物的设计,受中国汉字“人”的启发,并深深扎根于中国文化。它告诉我们,世博会的核心理念“永远都是我们——人”。 6、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在2008年1月16日公布了《关于对部分重要商品及服务实行临时____________措施的实施办法》。 7、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2月2日宣布,据初步核算,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246619亿元,比上年增长____________,加快0.3个百分点,连续5年增速达到或超过10%。 8、国家主席胡锦涛2008年3月3日晚同___________通电话,对他当选俄罗斯联邦总统表示祝贺。 9、第29届北京夏季奥运会圣火3月24日在 古奥林匹亚遗址成功点燃。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分,每小题3分。将下列各题中一个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括号内) 1.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并进入预定轨道的我国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是………………………………………………………( ) A.月亮女神 B.嫦娥一号 C.月球一号 2.2007年9月22日,上海推行首个无车日活动,开展这项活动有利于………( ) A.健全法制 B.保护环境 C.发展交通 3.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最根本的是坚持…………………………………………………………(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四项基本原则 C.改革开放 4.上海举办读书节活动已经走过了24年的历程,其影响波及全国,是建国以来一项持续时间最长、参与人数最多的群众性读书学习活动。举办这样的活动………………( ) A.是加强物质文明建设的表现 B.是衡量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准 C.有利于提高城市精神文明精神水平 三、辨别改错题(本大题共16分,每小题4分。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内打“√”,错误的在括号内打“×”,并将错误处划出来,把正确的词句填写在题目下面的改正处)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改正: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这一时期的鲜明特点是改革开放。………………………………………………………………( )改正: 3.对个人来说,每个人所从事的职业,就是个人报效祖国的基本立足点。…………( ) 改正: 4.中学生在成才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他所在的学校环境和个人的主观努力。……………………………………………………………… 改正: 四、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分,每小题4分。每小题都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全部选对才给分,错选、少选、多选不给分。) 1.本市宣传文化部门日前出台《关于本市博物馆、纪念馆及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免费开放的实施管理办法》。《办法》规定,自今年3月10日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上海博物馆、上海鲁迅纪念馆、陈云故居暨青浦革命历史纪念馆等4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向社会免费开放,这一举措有利于市民……………………………………( ) A.了解我国的历史国情 B.培养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感 C.了解我国的优良革命传统,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2.2007年12月22日,我国首列国产化时速300公里的“和谐号”动车组列车(CRH2-300)竣工下线,标志着我国铁路客运装备的技术水平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中国也由此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自主研制时速300公里动车组的国家。这说明……………( ) A.我国铁路在全面实施自主创新战略方面已取得了重大成果 B.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C.我国已进入世界发达国家行列 3.我国从2007年秋季学期开学起,进一步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今后每年用于助学的财政投入、助学贷款和学校安排的助学经费达500亿元左右。这一举措体现了……………………………………………………………………( ) A.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 B.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C.贯彻“科教兴国”战略的要求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