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中考语文 > 中考作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作文应考复习支招:铺展内容(二)


    【美文示例】 学千仞壁 做刚正人
    民族英雄林则徐的自勉联运用托物抒情手法,以壁立千仞自喻,抒发他无私无畏、刚正不屈的 性格志向,令人肃然起敬。中华民族的无数志士仁人以他们无私的胸怀、刚正的行为谱写了一曲曲令人回肠荡气的正气歌。
    翻开初中语文课文,我们激动地发现,吴晗的《谈骨气》这样赞美文天祥:他被拘困在北京一个阴湿的牢里,受尽了折磨,元朝以大官劝降,但他坚决拒绝,终于被害。文天祥就是无欲的千仞壁,就是堂堂的刚正人。陈然的《我的自由》何等感人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陈然就是无欲的千仞壁,就是堂堂的刚正人。《最后一次讲演》的结尾石破天惊: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的精神,我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跨进大门!闻一多在回去的路上被暗杀。闻一多也就是无欲的千仞壁,就是堂堂的刚正人!读陈毅的绝笔诗《梅岭三章》,怎能不为将军的浩然正气所感动?面对血雨腥风,陈毅唱出此头须向国门悬的强音,决心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毅更是无欲之千仞壁,堂堂的刚正人!
    综上所述,学无欲之千仞壁,做堂堂之刚正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当今,人民公仆孔繁森是九十年代学千仞壁,做刚正人的典范。他生前写的条幅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已,作千秋鬼雄死不还乡就是他一生实践的做人宗旨;他死后人们敬献的挽联一尘不染,两 袖清风,视名利安危似狮泉河水;两离桑梓,独恋雪城,置民族事业如冈底斯山就是对他品格的最好评价。孔繁森进入了一种视名利安危似狮泉河水的无欲境界,对第二故乡西藏他献出了自己的一切。孔繁森是新时代无欲的千仞壁,堂堂的刚正人。
    我们完全可以相信,学无欲之千仞壁,做堂堂之刚正人的优秀传统将会一代代传下去,在我们伟大祖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将会矗立起一座座耸入云天的千仞之壁。
    [评点] 本文围绕学千仞壁,做刚正人这个中心,由民族英雄林则徐联想到许多的仁人志士:文天祥、陈然、闻一多、陈毅、孔繁森,由点到面,铺展自如,增添了文章的厚度,增强了议论的力度。
    【新题导练】
    文题一:我不再害怕困难了
    [点拨] 不再害怕说明以前怕过,因此本文宜用对比铺展。对比铺展宜多侧面进行。比如:我前后对待困难不同态度的对比,我屈服于困难和战胜困难后不同心情的对比,旁人对我的不同评价的对比对比铺展要合理。要写清楚我不再害怕困难的原因:是自己的醒悟,是旁人的帮助,还是二者兼而有之?只有写清了原因,前后的变化才顺理成章。
    文题二:生活的中感悟
    [点拨] 此文题既要叙写具体的事件,又要从具体的事件中提炼出独到的感悟,宜用表里式铺展。写此文的难点在于引发感悟上。引发感悟应注意以下三点:一、感悟应自然。它应是从事件本身自然而然引发出来的,而不应该是在文章中强行贴上的标签。二、感悟应新颖。它不应总是看来干什么事都要动脑筋、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之类的陈词滥调,而应是人所未发的警言哲思。三是感悟应精短。它应以一当十,切忌啰啰嗦嗦。
     (责任编辑:admin)